出口退税是国家鼓励出口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生产流通中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对国家外贸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出口退税具体是什么意思?

出口货物退税,一般称为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对出口货物进行退税,实际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国家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返还国内已缴纳的出口商品来平衡中国产品的负税,进而鼓励企业出口,提高其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

一般而言,出口退税流程步骤大致如下:

1、相关文件的送检和登记表的领取。

经有关部门批准经营出口商品业务文件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公司应在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备案。

2、申报和审理退税登记。

公司收到“出口企业退税申请表”后,按照申请表及相关要求填写,加盖公司公章及相关人员印章,与出口商品承包权审批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材料一起提交税务局。

税务局经审查无误后,将进行审理和备案。

3、填写出口退税登记证。

税务机关收到公司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向公司签发“出口退税备案”。

4、变更或销户出口退税登记。

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某些退税政策发生变化,则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更或销户退税备案。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外贸公司进料、加工、贸易、复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计算。

出口企业将向主管纳税税务局申报经主管出口退税税务局盖章的申报单,纳税税务局可以按照规定的税率计算销售材料的税款。

但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应纳税额不计入仓库,出口企业出口货物退税时,主管退税税务局将从应纳税款中扣除。

但在降低退税率后,由于征税和退税的差异,政策要求具体抵扣税额按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计算扣除,充分保证进料加工业务在中国加工生产过程中可以按照增值税原则计税,加工增值税的一部分也可以保证出口企业在按照一般贸易原则直接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后,其进口货物的减税和免税部分不再计算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