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繁荣了很长时间。无论是一家小商店还是一家大公司,它都需要会计来做账,并且是社会上一个重要的重量级职业。正因为如此,有太多的人在会计行业学习。在这种形式下,你必须掌握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才能在这个职业中站稳脚跟。那么,会计记帐的方法有哪些呢?速恒财税工作人员今天会给你看的!

一、会计方法的类型

根据登记经济业务的方式不同,记账方法可分为单记账法和双记账法。

1.单一记账法:指将每项经济业务登记在一个账户中的记账方法。一般来说,它只反映现金收支和人们所欠或欠的东西,而不反映现金收支、债权债务的对象。

2.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进行等量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情况的记账方法。复式簿记在会计方法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复式簿记是从会计凭证的编制到账簿的登记。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记账方法。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使用借贷记账法。

与单一记账法相比,双重记账法具有以下优点:

(1)能充分反映经济业务内容和资本运动的因果关系;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审计和对账。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借”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

1.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边叫做借方,右边叫做贷方。所有账户的借项和贷项记录相反方向的增加和减少,即企服快车记录增加,而另企服快车记录减少。至于“借款”是指增加还是“贷款”是指增加,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记录的经济内容的性质。

一般来说,资产和成本账户的增加以“借款”表示,而减少以“贷款”表示。期末余额通常记入借方,有时可能没有余额。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金额-本期贷方金额

债务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增加用“贷款”表示,而减少用“贷款”表示。期末余额通常在贷方,有时可能没有余额。备抵账户的结构与调整后账户的结构完全相反。余额计算公式为: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金额-本期借方金额

损益账户主要包括收入账户和费用账户。收入账户借方登记减少;增加信贷登记。当期净收益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费用账户借方登记增加;信用登记减少。当期净费用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计算当期损益,结转后无余额。

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登记特定经济业务时应遵循的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贷款,必有贷款,贷款必须相等。

3.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和会计分录

(1)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当每一笔交易或事件以借贷记账法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借贷关系。具有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2)会计分录:会计分录简称为分录,即列出每项经济业务应借出和借出的账户名称和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由三个要素组成:借贷方向、相应科目及其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是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复式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笔贷款和多笔贷款、一笔贷款和多笔贷款或多笔贷款和多笔贷款的会计分录。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表

试算平衡是指在借贷记账法下,利用借贷金额和期末余额(期初余额)的平衡原理,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数据。

试算平衡的基础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贷款必须借入,贷款必须等额”,以及资产与权益的恒定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已发生金额的试算表

发生额试算表是指所有账户本期发生的借方总额与所有账户本期发生的贷方总额之间的差额,即:

本期所有账户借方总额=本期所有账户借方总额

2.余额试算表

余额试算表是指所有账户借方的期末(初始)余额与所有账户贷方的期末(初始)余额之和,即:

所有账户借方期末(初始)余额合计=所有账户借方期末(初始)余额合计

3.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实现的。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当期总额和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在期末结算后编制的。一般来说,试算表应有“期初余额”、“本期金额”和“期末余额”三栏,并有“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每一栏中的借项和贷项总额应该是平衡和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