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要加快新兴领域和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
——习近平
1、最强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严格保护、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统一规则为着力点,不断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捍卫创造成果、服务创新型国家砥砺奋进,成果颇丰。
2、“顶层设计”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指引航向
“2020年,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将基本建成,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将迎来新的机遇与发展。”
“本世纪中叶,人民法院将全面实现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成为国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2018年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第四次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上的展望令人振奋,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及未来备受瞩目。
当时间回溯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还属于新鲜事物,法律辞典中尚未收录“知识产权”这一词条。
短短三十年,中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机制与实践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制定多部国内法律和特别法规,加入重要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中国特色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并行的“二元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司法主导已经构建成型并逐渐完善。历史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顶层设计”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
——2008年6月,中国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决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并将“加强司法保护体系”“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
——2016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将“司法主导、严格保护、分类施策、比例协调”确立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基本政策。
——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2016—2020)》,确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体系、证据规则、损害赔偿等八个方面的目标。
——2018年2月,中国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这是中国首个针对特定审判领域改革创新的纲领性文件。
在顶层设计的规制与指引下,企服快车创新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正全面发力、未来可期。
3、知识产权审判体系趋于完备
“建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案件的上诉审理机制,是我们几代知识产权人的夙愿和期盼。”2018年12月29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知识产权法庭庭长罗东川如是表示。
三天之后,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揭牌,留下了中国知识产权法院体系建设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幕。
回望来时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开疆拓土、昂首阔步,在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方面实现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
——2014年底,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相继设立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道路。
——2017年起,南京、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宁波、合肥、福州、济南、青岛、深圳、天津、郑州、长沙、西安、南昌、长春、兰州18个中心城市先后设立知识产权法庭,集中优势审判资源,跨区域管辖专利等技术类案件,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不断优化。
——2019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揭牌并正式办公,成为严格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大制度创新。
专门化、一体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体系趋于完备,从根本上解决了知识产权裁判尺度不统一、诉讼程序复杂等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难题。
4、中国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
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大幅增加,新类型、重大疑难案件日趋增多,案件审理难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人民法院迎难而上、多重谋划,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以民事审判为基础,行政审判和刑事审判并行发展,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大量知识产权案件。
2018年,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34951件,审结319651件(含旧存),比2017年分别上升41.19%和41.64%。
仅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数据来看,从2014年11月6日挂牌成立,至2018年10月底,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达50739件,收案数年均增长超过30%。
中国法院已经成为世界上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尤其是专利案件最多的法院。
中国也日益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的“优选地”。
2018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克里斯蒂昂迪奥尔香料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行政纠纷案,为国际商标申请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全面保护了境外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中国多家法院还先后受理了“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系列案件;美国高通公司与苹果公司之间的多件专利侵权纠纷、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纠纷;美国GPNE公司诉苹果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等。
“人民法院审结的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件,不仅践行了个案正义,而且提升了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公信力,保护了中外知识产权人携手推进我国知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评价道。
(文字来源:人民法院报 文字版权归原作者享有)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