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是企业的“门面”,也是品牌的核心资产。但你可能不知道,即便成功注册了商标,如果长期闲置不用,也可能面临被他人申请撤销的风险!这就是商标领域常说的“撤三”制度。
企业老板、创业者必看!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商标撤三”,以及如何避免“躺枪”!
一、什么是“商标撤三”?法律如何规定?
定义: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九条,注册商标无正当理由连续三年未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商标,俗称“撤三”。
核心逻辑:商标的本质是“使用”,而非“囤积”。若长期闲置,法律将收回商标权,重新开放给市场。
二、什么情况会触发“撤三”?
中国商标注册量全球第一,但大量商标被“囤积”“闲置”。
1、真实案例警示:
某服装企业注册35类商标后未实际开店,被同行提起撤三;
某科技公司因业务调整停用商标,3年后遭竞争对手“狙击”。
某公司注册300多个商标却从未使用,被批量撤销;
某个人抢注“冰墩墩”商标因未使用被宣告无效。
2、高频雷区:
注册后未投入生产/服务;
仅用于包装设计但未实际销售;
公司更名后未及时变更商标信息,导致使用证据无效。
“撤三”制度的核心目的:清理“僵尸商标”,释放资源给真正需要的人!
三、谁可以申请“撤三”?动机是什么?
1、竞争对手:想清除“僵尸商标”,为自己注册商标扫清障碍。
2、被诉侵权方:通过“撤三”反制商标权人的侵权诉讼。
3、普通企业/个人:因商标被他人囤积,无法注册相似商标时,主动发起撤销。
▶ 关键点:只要符合“三年未使用”条件,任何人都能申请撤三,且无需证明自身利益受损!
四、如何保住商标?3大“免死金牌”必须备好
面对“撤三”申请,举证责任在商标权人!以下证据缺一不可:
1、提交使用证据:
销售证据:带有商标的商品包装、销售合同、发票、电商平台记录等。
宣传证据:广告投放记录、展会照片、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推广内容。
许可他人使用:商标授权合同、被许可方的使用记录。
2、证明“未使用”正当理由:如疫情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政策性限制等不可抗力影响,需提供官方证明文件。
3、使用范围:需在核定商品/服务类别上真实使用!
注意:
发票只写商品名不显示商标?无效!
自制证据(如PS的合同)?可能被认定为造假!
使用时间(在三年内)
五、被提“撤三”怎么办?紧急应对流程图
1、收到通知:商标局下发《提供使用证据通知书》;
2、举证期:2个月内提交在指定三年期间内该商标的使用证据材料,或者说明不使用的正当理由。
3、审核结果:证据充足→维持注册;证据不足→撤销并公告。
▶ 关键点:证据链完整度决定生死!建议委托专业机构处理。
六、企业如何预防“撤三”风险?
1、定期“激活”商标
即使暂未使用,可通过商标授权使用、品牌合作、小规模使用(如定制少量赠品)、广告预告等方式维持有效性。
对于防御性注册的商标,建议每2-3年主动使用一次。
2、建立商标使用档案
按季度归档产品质检报告、参展照片等,形成完整证据链。
3、智能监控预警
委托专业机构监控商标状态,在他人提起撤三前主动补证。
七、想撤销他人商标?掌握这些技巧
如果你发现某个商标长期未使用且阻碍了你的业务,可以主动发起“撤三”:
1、调查取证:通过市场调研、网络检索等,确认对方是否三年内未使用商标。
2、提交申请:向商标局提交《撤销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申请书》,附上初步调查证据。
3、跟进流程:若对方无法举证,商标将被撤销;若对方提交证据,需进一步质证。
提醒:恶意撤销他人商标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谨慎评估法律风险!
结尾行动号召:
“商标不是‘保险箱’,用起来才是硬道理!立即自查你的商标:
1、是否已满3年未使用?
2、使用证据是否齐全?
3、是否注册了关联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