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混药器,你以为没啥技术含量吗?错!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莱美药业)开发的新一代混药器,还没上市就已有近240项专利“傍身”,另外还有几十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为什么要申请如此多专利?
“有了这些专利,产品才更具核心竞争力。”3月20日,莱美药业知识产权部经理张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预计下半年上市后,混药器今年的销量就可超过1亿套。在他看来,专利分析为产品研发指路,边研发边布局专利“圈地”,这是莱美药业的秘诀。
专利对混药器及生产线保护全覆盖
2010年,莱美药业收购了一家湖南的输液袋生产厂,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现有输液袋存在安全隐患。
“护士给患者混药,通常是将生理盐水注射到药品中,混药完成后再注入输液袋中。”张云称,这种方式会让药品接触空气,可能造成药品污染。那么,能否研发一种密封式混药器?
2011年,北京国之专利预警咨询中心帮助莱美药业检索分析了2000多篇中外文献,发现穿刺式混药器是一个研发方向。
“我们把混药器设计成了输液软袋的一部分。”张云介绍,输液软袋上的接口连接着一个杯子,穿刺针在杯子内,经过干热灭菌后能保证安全无污染。这种混药器在急救、野外救援时更有优势。
2015年,混药器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生产许可。在此之前,莱美药业不仅完成了混药器的设计,形成4个系列的混药器产品,以及相应的生产线设计,还边研发设计边布局专利,实现了专利对混药器及生产线保护全覆盖,共申请专利近300项,授权专利近240项。
每年有超过百万元专利服务费
从1999年成立之初,莱美药业就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做有自身特色的专科药物。
为此,他们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发中,其中有超过百万元的费用是用于专利服务。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最新的技术信息,90%以上都先通过专利反映出来。有效利用专利,可缩短60%的研发周期,节约40%的费用。
有统计显示,我国约有1/3的研发支出就是被重复研发浪费掉的。“在研发过程中,我们还特别重视专利布局,基本上都是边研发边申请专利,围绕产品的相关技术构建一个‘专利池’。”他表示。截至目前,莱美药业已申请专利近40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3,授权发明专利61项,申请国际专利11项。与此同时,莱美药业已发展成为一家市值超过百亿元的上市企业。
组建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
在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构建平台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基础上,如今,莱美药业还形成了专利检索分析、研发定位、专利挖掘、专利布局四位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
去年7月,在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莱美药业获批组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重庆)基金,进一步挖掘和释放专利的巨大价值。
“这只基金是面向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好技术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包括专利申请、专利许可、专利转让、技术并购等等。”张云告诉记者,基金初始规模为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支持400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5000万元。
据透露,近期该基金将完成组建并正式运营,前期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领域,目前已有几个项目被列为重点追踪对象。张云认为,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设立不仅能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让专利保护与运用上升到更高层面,还能连接各参与方,促进高校、研究机构、生物技术企业、药企、基金管理和投资机构协同创新。
未来,该基金还将进一步发挥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推动成果转化及中小企业孵化。
来源凤凰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