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通与魅族的专利诉讼案引爆科技界。在起诉状中,高通称魅族侵犯其3G、4G通信技术专利,向魅族索赔高达5.2亿元。
在中国对高通发起反垄断调查之后,这是高通第一次对中国手机企业发起专利诉讼。
魅族原本是一家做mp3和pmp的小厂商。2007年在苹果推出iPhone后,看准时机的魅族开始立项上手机业务,彼时中国刚刚开始推行3G业务。然而早在魅族M8时代,黄章就和高通结下了梁子,两者的关系坏到没朋友。据说在M8设计之初,高通曾大喇喇地找到黄章提合作,被黄章一口回绝了,理由是我没钱,你的专利费我供不起。也正是因为不用高通CPU,魅族从来都没出过电信版的机子(电信手机专利基本上是高通的)。
于是在2011年在高通已经独领手机市场风骚之时,魅族放弃高通选择小众的三星处理器为自己的第一款安卓手机下刀,当时的三星对这家珠海小厂并不那么重视、使用的处理器遭阉割、调校不行等问题频频出现,但那时魅族的选择并不多。
这种情况持续几年之后,来自台湾的MTK成为了魅族手机的贵人。
从MX4到魅蓝系列手机,再到现在魅族旗舰PRO 6都成为了MTK的死忠粉。相比高冷的三星,MTK倒是非常积极。有消息称,MTK将Helio X25处理器在上市半年甚至研发阶段就已经交给魅族共同调校到新手机之中。MTK对魅族的诚意可鉴,也让魅族“誓死捍卫”MTK处理器。
长期以来,魅族都是一个小厂商,其年销量在百万级别,对于高通来说只是一只小鱼。但是在魅族获得阿里的投资之后,销量有了飞跃,根据IDC的数据,目前魅族是中国第八大手机制造商,2015年出货量为2482万台。眼看魅族逐渐成为国内手机的佼佼者,却不使用骁龙处理器。高通表面看似平静却心急如焚,专利或许就是撬开魅族钱袋的大门。
此外,高通发起对魅族的诉讼也算对手机厂商的杀鸡儆猴——跟着MTK走是要吃官司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吃瓜群众不太理解,魅族现在弃用高通,为何还要向高通交专利费。这是因为高通在通讯领域具有大量基础专利,比如几乎垄断了CDMA专利,同时还掌握部分4G技术专利。现在使用的每一部搭载高通处理器的手机,有5%的左右费用都是由高通收取的专利费,但这5%的专利费中包含了芯片授权费,制造费用以及数十个免费共享的专利(3G和4G就是其中之一),不使用高通处理器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免费共享的权利。
由于4G的普及,高通每部手机可收的专利比例也有提升,目前,高通加强在中国的公关,与中芯国际进行多项合作,也与多家手机厂商谈判成了专利费的缴纳。华为,小米,oppo,vivo都是高通的大客户。眼看着魅族这条以前的小鱼成了肥肉,这也就到了高通收网的时候。
此前,高通对中国厂商收取的费用比例较高(高通在中国按照整机价格收取,而对苹果仅仅按照器件价格),这引发各方不满,最终招致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这也是黄章不甩高通的理由之一。但倔强的魅族虽然拒绝向高通低头,却绕不开高通的那些基础专利(3G和4G技术专利),于是就成了违法使用者。
据高通表示,之前与魅族进行了沟通,高通希望与魅族达成解决方案,不必诉诸法律,但黄章不愿进行“善意的谈判”,根据高通的改正计划签订授权协议。因此,高通就以“魅族不正当地利用高通的创新去拓展业务,没有因使用高通有价值的技术向高通付费”理由,向黄章发难。
更为重要的是,高通的一些3G核心专利会在2017年到期,此时不收,过了这一村就没这个店了。在专利到期尽可能多的与手机厂商达成授权协议,与4G一些专利捆绑牟利,也是高通选择这个时间点发起诉讼的原因。
而对于黄章来说,一意孤行只会让手握专利的高通有机可乘,不出意外的话,魅族胜诉的概率不大。
魅族交了钱也并非没有收获,现在魅族正在积极开据海外市场,出海就会面临专利诉讼的问题,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专利阻击就是先例。而高通的授权是有反授权协议的。就是说魅族给高通交了专利费。高通的专利可以帮助魅族对抗爱立信等其他巨头,也就是说,魅族的钱不会白交。
现在,就看“钉子户”黄章的态度了。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