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商标案王老吉的红绿之争终于尘埃落定,广药集团将王老吉商标收回,香港鸿道或被追溯商标使用费。
至此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品牌以每年506万元出租的历史将告终结。
广药与鸿道之争,留给人的启示是企业自创品牌或租借品牌都要慎重决策。
作为具有百年老字号的王老吉怎么染上了香港鸿道?且被鸿道一租就是10多年?这其中原委还得从1997年说起,当时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签订了王老吉的商标使用合同,后约定续约至2010年5月。
鸿道将该品牌授予子公司加多宝在国内销售王老吉。
然而在2001年,当时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李益民收受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100万港元,于是李将商标延长至2013年,其后的2003年,李益民再次受贿100万港元,又订补充协议,将租期延长至2020年。
事发后李益民因受贿罪被判刑,目前仍然在逃。
但王老吉却因此被便宜租给了鸿道集团。
2010年,广药集团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诉诸贸仲,要求裁决李益民签署的两个补充协议无效。
贸仲最终作出裁决,要求鸿道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这就意味着2010年之后的日子鸿道在侵权使用王老吉。
也就是说,鸿道至少要支付2010年5月之后的商标使用费。
按照国际惯例,商标使用费应该是销售额的5%,年销售160亿元的红罐王老吉,鸿道应付8亿元;按广药集团租给其他合作伙伴按销售额的2.3%-3%算,则鸿道应付3.68亿元至4.8亿元;按广药集团租给自己内部的商标使用费2.1%算,鸿道集团也要付3.36亿元。
而从2000年至2011年,鸿道每年支付的商标使用费仅为450-506万元。
品牌纠纷是很多企业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曾几何时,在品牌还不够响亮的时候,没人会太在意,但当品牌做大之后,矛盾就会显现。
加多宝使用王老吉商标便是典型,想想当年王老吉将商标租给加多宝时为什么不说自己贱租?可是如今它经加多宝10多年的培育,品牌价值大增的时候,广药集团就喊着贱租,喊着要收回。
须知道当年租的时候,它可没现在这么值钱,它的升值是加多宝带来的。
企业租他人品牌的缺点就在此处,大家共有的疑问就是,当把租借品牌做大后到期别人收回去怎么办?那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可是不加大投入对租借品牌深耕细作,那商标的租金岂不是白掏?左也矛盾,右也矛盾。
当然,租王老吉品牌对加多宝来说,也是获利良多。
它只需每年很少的租金就可赚取上百亿,如果用自己的商标绝对达不到这个效果。
同时其租品牌的弊端也很明显,当所租的品牌做大后,品牌所有者难免眼红,于是要么提高租金要么想方设法收回去自己经营。
对于自创品牌来说,虽然避免了品牌做大后被中止、遭对方收回使用权的情况,但自创品牌风险也较大,前期投入较多,且后期不一定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自创品牌弊端也比较明显。
王老吉商标案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在经营中要慎重对待品牌的问题。
究竟该自创品牌还是租借品牌,要根据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及定位情况来确定,如果想在行业里长期发展,那么自创品牌很有必要。
如果企业规模有限,只是想随着市场的热点,赚笔快钱、容易钱,那么租借品牌足矣。
加多宝租借王老吉的失败之处在于,既想在行业里发展却又想借他人品牌,结果做大“王老吉”之后变成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