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猴”、“威高”、“三角”……翻开我市中国驰名和山东省著名商标花名册,经济发展的“含金量”跃然纸上。
实施商标战略,与经济发展质量紧密相连,与转调发展决策落地紧密相关。
近年来,我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转型跨越科学发展的部署,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创新推动企业创立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助力企业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的商标品牌“孵化器”加速形成。
创新培育机制
打通商标资源新“泉眼”
“海马”、“迪沙”、“联桥”……在10月17日召开的全市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工作会议上,我市24家企业在如雷掌声中骄傲地接过了2011年度新认定的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牌匾。
这是市工商局长期实施商标战略的成果缩影。
“一个知名的品牌就是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的‘法宝’,是可敌万金的企业资产,更是企业乃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砝码。”工商人喜欢这样描述他们苦心经营的商标战略。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实施品牌战略奖励办法》等文件,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商标战略实施促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把推进商标战略全面纳入政府工作框架。
商标工作成为我市转方式、调结构的一柄崭新利器。
市工商局创新推出了《威海市知名商标认定办法》,制定了“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发展一批”的品牌创建规划,纵向排列“注册、知名、著名、驰名”四个层级,横向突出“大、高、外、优、特”五个重点的品牌创建框架全面拉开。
———四个梯次纵向布局。
市工商局制订了梯次培育推进规划,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作为第一梯次,把争创山东省著名商标作为第二梯次,把争创威海市知名商标作为第三梯次,把企业注册商标作为第四梯次,分级向“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之路进发。
———五个重点横向整合。
针对我市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具有行业主导能力的驰名商标;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新企业,扶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对年出口额较大的“外向型”企业,突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终端出口产品,以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加速商标的国际化进程;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围绕现代渔业、海洋食品及生物技术、修造船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引领集群发展的商标群体;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立足丰富的水产品和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创建地理标志商标为重点,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打开思路,商标资源清泉喷涌。
2010年以来,全市新增有效注册商标6000余件、中国驰名商标10件、山东省著名商标57件,商标注册和驰名、著名商标的质量、结构、地区分布等不断优化。
下沉商标服务
释放区域发展“芯”能量
2011年11月,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历时一年之久的海马地毯集团公司终于圆了品牌梦,“海马”牌地毯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一件驰名商标的评定标准多达5大项30多条细则,内容繁多,标准严格,单是企业准备提交申报的各种材料就达三、四百页。
将商标服务“沉”到骨子里———工商人笃定服务策略,护送申报企业一路“闯关”。
针对重点企业,建立商标工作联系点制度,在每处基层工商所设立了1至2名专职或兼职商标管理员,帮助企业解决商标注册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专门成立由分管副局长带队的服务小组,“沉”到企业中,从宣传引导动员企业参与,到准备整理材料,再到提出申报方案,全程陪同,全力指导协助,给予一条龙服务。
为帮扶海马地毯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市工商局局长宋宗良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精心部署,安排副局长李远志亲自带队深入企业,鼓励企业树立争创信心,安排人员靠上去帮助准备材料,并专门陪同企业三次跑省、五次进京。
企业“点不点头”、认不认同,直接决定着商标工作能否落地。
为此,市工商局以宣导工作为突破口,先后开展了“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证明商标在威海”宣传月、“驰名、著名商标授牌仪式暨品牌建设座谈会”等活动,及时宣传市委、市政府支持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做法和市场主体运用商标战略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成果,为企业争创树立典型,提供经验参考。
同时,开展免费培训活动,先后组织商标培训班近百期,发放宣传资料20万多份,有效提升了经济主体的商标意识。
如今,一批响当当的商标,成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辐射带动“芯”能量充分释放。
三角、威高等一批骨干企业通过创建驰名商标,企业形象和产品知名度、市场认同度不断提升;在光威、环球等商标品牌带动下,我市获得“中国钓具之都”的美誉;“威海刺参”、“荣成海带”等地理标志商标和“里口山”蟠桃、“北黄”韭菜、“东巡”大葱等农产品商标,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好当家”、“金猴”等商标积极进行马德里国际注册,为企业深化对外开放、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强力支撑。
强化执法监管
构筑商标安全立体防护网
“商标之争已成为企业角逐的重要筹码,商标专用权保护已成为继商标申请、运用之后的一项长期重点工作。”宋宗良说。
商标保护,加大执法是保障。
为此,市工商局积极开展 “双打”专项行动,制定了《威海市工商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切实遏制规模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
去年以来,有重点地开展了针对奶制品、饮料、酒类、药品等商品及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标专用权保护行动。
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32件,没收侵权商标标识2万多件,案值166.2万元。
商标保护,重在源头治理。
市工商局以商标印制企业监管工作为切入点,组织各基层工商所商标管理员对本辖区商标标识印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全面清剿印制仿冒商标标识行为的源头。
他们还将专项行动与基层工商所日常巡查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使用行政执法和行政指导手段,构建起制度化、常态化、系统化的商标监管机制。
在强化执法职能的同时,市工商局不断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引导、推动企业不断建立完善以确权、用权、维权为核心的商标管理制度和商标保护机制,提高企业商标运用和应对竞争的能力,指导企业制定商标战略,完善企业在商标注册、使用、许可、转让、质押、商标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引导企业在改制改组和组建企业集团过程中,将商标无形资产和企业有形资产结合起来,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同时,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商标印制管理制度,防范商标侵权。
为提高整治保护效果,市工商局还与有关部门加强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