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叶问被啤酒生产公司抢注、无影脚黄飞鸿被广州一凉茶公司抢注,甚至连承载着历史文化气息的祖庙也竟被企业抢注,或成为腌腊肉、鱼制品商标……近几年,这种具有区域特征的地方旅游资源、老字号、节庆等历史文化公共资源的名称,越来越受到商家和个人的关注。
据了解,从2012年起至2014年4月25日,佛山被监测到公共资源类别抢注信息100多条。
记者统计2012年~2014年的《佛山地区商标发展报告》得知,在人物这一类上,叶问是被抢注次数最多的,达4次,其次是黄飞鸿,达两次。
而在地点和旅游资源这一类,西樵山成为众多商家和个人抢注商标的选择,达到4次。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块,“行通济”始终被一所学校惦记着,被抢注3次。
人物类
叶问被肥料公司抢注
“黄飞鸿”险被注册为鱼子酱商标
提起佛山,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佛山武林人物,其中就有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人物。
在多年的影视剧宣传中,这些人物都被打上了正义、爱国的标签。
而当这些赫赫有名的侠士出现在各种奇葩的商标申请中时,本身的武术家的风范与申请商标的类别形成巨大反差,这不得不让人大跌眼镜。
据统计,人物类在“黄飞鸿、叶问、李小龙”这些人物中,“叶问”是被企业抢注次数最多的,达到4次。
2012年“叶问”被抢注商标3次,首先被企业抢注为啤酒商标;其次又被一肥料公司抢注为肥料商标;去年又被个人抢注为工业用粘合剂商标;最近又被福建一茶叶公司抢注。
紧随其后的便是“黄飞鸿”,被抢注商标的次数达到两次,如果算上其父亲“黄麒英”的名号被抢注,那么父子俩被抢注次数也达到了3次。
在被申请当作啤凉茶商标外,黄飞鸿差点还为青岛某鱼子酱代言。
更为离谱的是,“李小龙”在今年被一企业申请注册成为速溶咖啡品牌。
地名类
“西樵山”代言糕点
“高明”差点成肥料品牌
记者发现,地名和旅游这一类多因其良好的天然存在或生成的自然资源,被多数企业主打生态、安全牌,申请注册为食品、饮料、泉水等商品类商标。
2012年“西樵山”被本地一家食品企业申请注册为“樵山”,充当饼干、蛋糕、面包等糕点类品牌。
在未被通过后,该企业于在2013年,同样以“樵山”的名号申请注册商标,商标横跨3个类别。
除此之外,在2012年和2013年,“西樵山”被个人申请注册“西樵家园”和“南海西樵”商标。
而“祖庙”和“南国桃园”也不遑多让,差点成腌腊肉、鱼制食品等商品的代言人;“南风古灶”在被企业申请注册为饮料商标外,更是差点为美容、动物饲养等代言。
至于“高明”的境遇就更让人揪心,愣是被企业申请为肥料商标,着实让大家狂汗了一把。
非遗类
学校太执着
一心注册“行通济”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类,被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的次数不多,从2012年至2014年4月25日,总共只有5次。
发展报告显示,“行通济”多次被企业申请注册。
从2012年至2014年4月25日,“行通济”被申请了3次。
记者还发现,申请注册的企业自始至终只有一家,为佛山市禅城区腾飞文化技术学校。
除了抢注“行通济”,该学校还于2013年递交了“行花街”的申请,并且申请的商标涵盖两个类别。
记者梳理得知,该学校有个特点,喜欢将“行通济”、“行花街”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为商标,并且将商标类别划定为照明灯、家用陶瓷、未加工或半加工贵重金属、乐器这几类。
此外,另一项民俗活动“出秋色”被肇庆高要一陶瓷企业以“秋色”申请注册为陶瓷类商品商标。
两者对比来看,总给人一种格调不搭的感觉。
市工商局:公共资源类别抢注信息达100多条
针对上述现象,佛山市工商局商标管理科有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市工商局已向相关管理机构发出预警通知书,并建议采取保护措施。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类似以上的知名产地名称、知名旅游景点、文化遗产及其他公共资源等被抢注为企业或个人商标,是否易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损害佛山的公共利益,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佛山市工商局已向相关管理机构发出预警通知书,提醒他们关注上述商标的注册程序,并建议采取措施,提升公共资源的保护水平。”
据悉,为破解公共资源名称被抢注的难题,佛山市工商局从2012年起着力建立商标监测预警保护系统,能对佛山市知名的公共资源和驰名、著名商标进行监测,对有可能损害公共资源利益和驰名、著名商标权人利益的商标抢注行为发出警示,及时提醒有关单位在商标公告期提出异议。
目前佛山市工商局已向社会发布《佛山地区商标发展报告》9 期, 监测到公共资源类别抢注信息100多条,并及时向有关公共资源主管单位发出《公告商标抢注监测预警通知》。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还没有注册但日后有可能被抢注的公共资源名称,工商部门首先建议公共资源主管部门进行注册保护,或利用个体私营协会的名义先行注册保护,目前各区个体私营协会对各区的部分知名公共资源提出申请并注册成功的公共资源51个,涉及注册商标共89件。
专家呼吁:文化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抢救保护
对此,广东省老字号评定工作委员会评审员黄伟认为,目前佛山市已经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抢驻为企业或个人商标,可能对原本的文化地标造成误导。
“比如南风古灶酸梅汤,一些不了解南风古灶的人可能以为这就是一种酸梅汤,而企业又借着南风古灶的知名度来推销酸梅汤。”黄伟认为,文化地标被造成误导,影响是深远的。
“文化地标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也凝聚了佛山市民的认同感。”
黄伟称,一旦文化地标被抢注后,如果要重新买回来是十分困难的。
“一,要看抢注的企业愿不愿意卖,进行协商。
第二,抢注后已经对文化地标造成影响,是难以恢复的。”
因此,黄伟建议,对于如今未被抢注的文化地标,文化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抢救。
“先注册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根本想不到什么时候会有企业想到去抢注文化地标。”
黄伟建议,由文化部门委托相关机构或企业,为文化地标注册function MouseOver(obj){obj.style.color = "red";}function MouseOut(obj){obj.style.color = "#6e6e6e";}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