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美好的词儿,它意味着进取、成长和收获。对市场营销人而言,学习更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随着新媒体平台方兴未艾,各种名目的“大咖”“干货”“秘籍”“真经”……等等微课和线下培训越来越普遍。微信等新媒体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每天都有数不尽的信息供我们选择学习。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在“懂了”很多道理、记了很多案例后,现实中却往往仍然迷惘于眼前的事儿。
为什么会如此?
也许是你对自身的基因背景、学习对象(视角)、学习态度、学习目的还不清晰的缘故。本文就尝试从6个维度分析一下,算是“抛砖引玉”。
1、学不来的“文化基因”背景
每一个品牌、每一场营销的成功,都离不开相关的背景。
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品牌,都必然会有自己的案例和经验,这些构成了它们的立身的哲学和成长的催化剂。但关键的是,人家的经验,源自其独特的文化基因。你学到了经验,但是没有一样的基因,也很难发挥作用。
2、小品牌,不要盲目学大品牌
人们常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
向高手学习,向“标杆”学习,没有错。但关键是你学到的价值是什么。
打个比喻。如果一个小学生、初中生要向一个大学生学习“干货”,你觉得有必要么?你觉得会有收获么?同理,一个小企业,也不要盲目向大企业学习。因为大企业、大品牌的经验,对小企业、小品牌而言,往往价值不大。
3、学同行,不如学习外行
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乔布斯也说过:拙工抄,巧匠盗。
向同行学习,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不是吗?
是,也不是。
关键要理解向同行学习的本质含义。市场营销,最关键的事儿有三件:
了解自己、理解顾客、认清对手。模仿与“克隆”对手,都不是真正的学习,因为这样做你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套路和风格,没有“超越”。现实中,很多企业不仅只局限于向同行学习,甚至在人才的引进上,也总是强调“XX行业XX年工作经验”。这种用人观是狭隘的。
比如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所有行业营销在原则、原理上完全可以通用的,只是如何具体结合行业自身罢了。
适当引入一个“外行”,一条“鲶鱼”,也许就会使得企业或部门思维上原本的一潭死水,变成“活水”。
4、“灵感”的背后,是努力
作家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很多看似非常成功的“创新”,往往不是你表面上看到的那样,不是一刹那的灵感,而是或者经过了很多次的尝试、失败、总结的“结晶”;或者是经过漫长的思索酝酿过程。
创意和创新,是很难学来的,但却是可以经由努力得到的。爱迪生发明电灯,是一项重大的创举,但其背后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却常常被人忽略。
为了打造独一无二的Apple Store店铺,乔布斯对很多零售店开展考察,对比它们的优劣,借鉴它们的长处,形成自己的经验,并在苹果附近建设了一间模拟商店。到2001年5月一间零售店开张,他们已经准备了近两年。
日本知名设计师原田进,在《设计品牌》一书中谈到,他设计一个LOGO,通常要从2000个设计方案中优选出最理想的。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学习的除了技巧、方法外,还要学习成功者和成功案例背后的“态度”。
5、“超越”,才是真正的学习
为什么市场竞争无论在产品层面、营销层面、形象层面,都存在大量的雷同、同质化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企业和品牌,习惯于惯性思维和行为,贪图眼前的安逸,惧怕失败,不敢于冒风险,不愿更多思考未来。
营销最核心的差异化和创新,就是要做到过去、当下、未来与自己、与别人都不同。盲目模仿别人,或者顽固坚持惯性思维,就会犯下“刻舟求剑”的错误。
商业上,所有值得学习的经验和事物,当你开始学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了。你学会了人家招数的时候,这个招数早已经不新鲜了,已经“失灵”了。 毕加索说——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剽窃。他被称为艺术天才中的天才,其作品,灵感大多都是从前辈的画得来,然后用自己的方式,画出超越前辈的作品。所以,他朋友是不喜欢他的,因为他一旦看了人家的画,回去后化为自己的作品,超越朋友,让朋友觉得尴尬。
6、学习,为了做更优秀的自己
邯郸学步,最后竟然忘记了正常该如何走路。东施效颦,最后竟忘记了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色。这都是学习要避免的“误区”。
近代思想家们提出“洋为中用”“中体西用”思想,就已经意识到学习上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有值得学习的案例、经验和理论,都是为了将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技巧打磨得更加出色。
每个品牌,都是有自己的属性和特色,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做自己。所以,要抱着研究精神学习,而不是单纯模仿(山寨)。
战争的策略,从来不会有“模仿战”,只会有:侧翼战、游击战、防御战、进攻战。战场上,研究了解敌人和敌情,进而发现敌人弱点和弱势,然后利用自身的优势或创造自身优势,发起符合自身和环境情势的行动,而不是盲目的“学习敌人好榜样”。
商业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针对顾客心智的争夺战。你需要做的,不是学习对手,而是经由研究对手和顾客,明确自身的相对优势和劣势,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营销行动,努力做到与众不同。
结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案例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了解执行和运作的事实,而是看到现象背后的思考逻辑,关注案例诞生的基因背景。
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别人努力的态度。学习可以是为了战胜别人,但更重要的应该是超越自我。
时间有限,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要被教条所惑,盲从教条等于活在别人的思考中;不要让他人的噪音压过自己的心声。——乔布斯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