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CEO陆兆禧主动终结“双十一”商标战“双十一”商标引发的口水战,在不断发酵数日后终于可以归于平淡。
昨日,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在来往动态中发文,称“‘双十一’永远都是一个开放的节日,属于一起努力的全体参与者”。
在天猫与京东针锋相对后,当当、苏宁、国美等众多电商纷纷引火上身,部分大众甚至认为阿里将状告其他电商使用“双十一”侵权。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陆兆禧的一番话暗示出,阿里倾向于将商标用于保护性防守,而不会发起商标战。
陆兆禧表示,“‘双十一’从来就不属于阿里巴巴,就像电商从来就不属于阿里巴巴一样。
只有线上线下、海内海外的各种商家和企业的共同参与,这个节日才有可能成为所有商家和消费者的节日,也才会真正属于一起努力的全体参与者”。
阿里方面表示,早在2011年,阿里巴巴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并于次年获得通过,但并未以此限制其他零售商加入。
而且,将知识产权注册后开放出去,承诺权利只用于保护早有先例。
去年,社交网站Twitter曾在获得“下拉刷新”专利后承诺只用于保护而不进行攻击性诉讼,以鼓励同行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作为一个“表示促销时间的描述性标识”,“双十一”这一商标本就存在争议,因此不进行维权是更为保险的做法。
从商业角度看,“双十一”这一概念的涉及面太广,除了“友商”们外,一旦维权还有可能误伤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者。
因此,“双十一”商标大战可以被看做是一场有规划且多赢的营销案例。
陆兆禧也解释了注册商标的初衷,坦言,“因为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意识,企业在发展和‘走出去’的过程中,吃的亏够多了,因此,三年前我们申请这个商标是自然也是必须的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这个节日,避免被恶意滥用”。
此番表态也被人解读为,阿里发起商标战的传闻只是噱头,不会成真。
日前,京东官方微博曝出一张照片,照片中的“通知函”由天猫发出,内容涉及阿里巴巴已注册了“双十一”商标,及“少数企业在广告中使用‘瞎淘’、‘假货’等宣传用语试图将阿里巴巴集团与假冒伪劣关联”。
随后,京东不仅更换了官网文案、电视广告中的相关内容,还针对“不能使用‘双十一’这一事件”,做出了一系列社交化营销,并引发多家电商效仿。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京东与阿里虽然在“斗法”,但关注点却拧巴了。
“京东希望大家关注‘阿里不允许其他企业使用双十一商标’这件事,主动示弱,打苦情牌;但阿里则希望大家关注‘京东在广告中攻击同行’,这其实是不同的概念。”双十一商标争论:2014-11-4:电商注册“双十一”商标争论实体店变花样“抢市场”2014-10-31:
双十一'商标争论之战:阿里无胜算,京东却可反制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