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刷屏的无非是这几类人:发自拍的、晒孩子的、秀恩爱的、做微商的……前三类人刷屏顶多拉一下仇恨,第四类人的“买卖”却有可能触犯法律。
这当然不是小编在危言耸听,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撰稿人,小编向来是“讲道理”也“摆事实”的。
近日,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案件,被告人秦某利用微信销售假冒耐克、阿迪达斯、新平衡注册商标的运动鞋,并将这些贴有假冒商标的鞋子存放于东莞市某仓库内。
仅2015年4月到7月之间,秦某就销售了约6000双假冒运动鞋,销售金额合计约30万元。
然而,秦某明知这些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却依然销售,且销售金额巨大,已经构成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最终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同秦某一样,很多人做微商是受利益的驱动,认为只需动动手发几条消息就能促成一桩桩“你情我愿”的买卖。
在他们眼里,这是一条致富捷径,怎么会跟“刑事责任”扯上关系呢?要解答这个疑问,就要从什么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说起。
专家表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秦某明知所售运动鞋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却不停止侵权行为,且销售金额多达30万元,故而面临“刑事责任”的惩罚。
那么,普通人在做微商时,要怎样判断所售商品是否存在“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呢?
假冒注册商标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
商标是将不同商业主体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标志,商标是商品的“身份证明”,能帮助消费者区分不同商品以及确定商品来源。
如果将他人的商标直接拿来使用,会导致消费者混淆不同商品,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也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将商标直接拿来使用的行为会对商标权人造成极大的损害,然而,如果该商标并未注册的话,其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侵犯时是很难维权的。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是注册商标,其注册人才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不仅可以保障其所有者的独占使用权,还保障了其所有者能在注册商标被盗用时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申请注册商标不仅能保护其所有者的权益,还能督促生产者或经营者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和广告宣传,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品牌优势。
很多大企业会选择全类别注册商标,不仅是为了杜绝其他企业“傍名牌”的行为,也是在为企业跨行业发展做好商标保护。
商标圈在此提醒各位经营者,如果您想经营品牌,使企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就请为企业产品做好商标保护吧。
如果您想申请注册商标,或是在申请注册商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就请联系欧凯集团吧。
欧凯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商标注册平台,已有多年的行业服务经验,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产权生态圈,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系统的知识产权解决方案,定能助您解决遇到的各种知产难题。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