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品牌发展战略经过三年探索和实践,成果丰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摸索出了结合自身特色的发展经验。对成都品牌战略工作进一步提升也是形势发展的要求。就需要对成都品牌发展战略目标重新定位,进而找出提升成都品牌战略工作的方法和路径。《成都市品牌战略发展报告》编著者之一刘晓彬等提出了深化成都品牌战略的对策。
培育知名品牌
形成产业聚集
对于如何解决成都代表品牌缺失的问题,刘晓彬认为,成都品牌发展当务之急应狠抓龙头,全面提升品牌辐射力。
从政府来说,应不断优化服务,强化品牌扶持,净化环境,加快知名品牌培育,形成产业聚集,强力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具体工作来看,政府应继续深化品牌梯级培育发展体系,完善品牌定向申报服务措施,积极探索品牌拓展推广路径,努力构建品牌保护协作机制。” 刘晓彬认为,做好这四大关键工作,才能切实增强运用品牌战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全市品牌战略协同推进。
对于成都企业而言,“企业应加强品牌意识”,包括品牌价值意识、培育意识、保护意识、危机意识等,“当然,政府也应着力帮助企业培育这些意识。”刘晓彬说。“品牌是在市场形成的,因此加大营销与推广也尤为重要。”
对于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刘晓彬认为,创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不管是德国的"奔驰"、日本的"丰田"或是我国的"海尔"冰箱、"青岛啤酒"等,他们之所以能站在时代前列,创新是其最重要的秘诀。”因此,企业应从企业体制、科技技术、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保证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
“当然,在知识经济时代,品牌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刘晓彬说,因此,企业还应以人为本,注重品牌管理队伍建设。“企服快车面招募优秀人才,另企服快车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打造强有力的品牌队伍。
更积极的引导政策,更健康的发展环境,成都品牌生长将拥有更加肥沃的土壤,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成都品牌必将实现新的跨越,为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厘清品牌核心价值
打造西部品牌之都
根据白皮书对“成都市品牌战略”的定义, 成都市品牌战略涵盖两大范畴:
一是企业品牌及产业品牌发展战略;二是围绕成都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城市品牌发展战略。
如今,白皮书让成都品牌的发展方向已然明晰,而“品牌成都”的历史使命将如何实现?融合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的成都,怎样让自己的品牌声誉响彻地球村?
“不管是成都的城市品牌还是产业品牌都应进一步厘清一个问题,那便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刘晓彬解读,品牌核心价值,是指给目标受众提供的核心利益,而且该利益点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跟进的。刘晓彬说,不管是城市还是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选择都是品牌战略规划中最重要的工作,一切品牌活动都应围绕实现品牌核心价值而展开。
“成都应进一步提炼城市品牌核心价值,并围绕该价值进行配套工作,向世界展示自身独特的文化与特质,成都的城市品牌定会提升。”
除此之外,刘晓彬还为成都产业品牌升级提出多项建议,“概括起来为六化”,即农业地理标志产区化,工业园区升级化,服务型地理标志连锁化,历史文化产业主导化,餐饮旅游服务业标识化,企业品牌引导人才认证化,“相信成都的品牌工作,在政府作用的主导下,将会有一个更灿烂的未来。”
《品牌成都》周刊品牌战略合作单位:
四川天瑞园企业管理集团
成都精华眼镜有限公司
成都市金桑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结束语
过去的三年,成都品牌战略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创造性地建立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品牌发展之路。在坚定明确的目标引领下,成都市开展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凝聚了成都品牌工作者无数的智慧与汗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成都品牌战略方向已经明确,奋力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成都推进品牌战略联席会议机制的引领下,成都品牌必将迎来更加辉煌与美好的未来,品牌成都的使命和梦想必将变成现实。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