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联合开展的企业首席品牌官、品牌总监职业资质培训今起试行新版教材《品牌总论》,该教材由《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今起正式增刊推出,试行后一段时间将正式出版发行。
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商业企业品牌评价与企业文化建设指南》 (GB/T27925-2011)。
标准归口中国商业联合会,于2012年2月1日起实施。
《品牌总论》也是结合该标准的起草过程,在对品牌学科的深入研究下产生的学术性成果。
随着国家层面陆续停用“中国名牌”、禁止企业使用“中国驰名商标”进行宣传,中国正式推行品牌认证(BE认证)并将该项认证做为证明企业品牌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
2014年9月17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北京五洲天宇认证中心扩项“商业企业品牌认证”,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批准对全国企业实施第三方品牌权威认证。
2015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发出《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国办发19号文件),明确提出:
坚持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
但是,不仅此前我国没有系统科学的品牌指导理论,世界范围也没有正式意义上的品牌学科,国家、省市和企业品牌建设长期存在无理论依据的重大瓶颈发展难题。
在长期实践中,品牌基本依附在市场部门之下,无法发挥出品牌作为龙头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仅有的国内外各种品牌研究也只是停留在标识设计、VI、定位、策划、广告等低水平重复性品牌建设上,全国企业为此每年耗费数以万亿的无效低效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费用,不仅不利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也不利于国内品牌市场消费升级所需。
《品牌总论》的研究和成稿过程历时近十年,作者为谭新政、朱则荣、杨谨蜚,该著作是完全建立在科学与哲学价值上的品牌学理论总体建构,以大量的品牌科学原理、品牌学系统结构、品牌定律等科学研究成果将品牌学正式上升为一门如化学、物理学等正式意义上的科学学科,这是在世界范围首次对品牌理论做出的系统科学阐述,具有一流的学术研究价值,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有关品牌理论,也对全国企业品牌的具体实践给出了科学依据。
在企业品牌的实践中,《品牌总论》首次定义了以品牌学作为企业品牌发展的主要方式,以科学、专业、系统的品牌学理论指导企业品牌建设,通过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宣贯、国际品牌认证、首席品牌官和品牌总监职业资质培训等具体形式加速推进我国企业品牌的整体发展水平,理论指导实践,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实力。
本次正式推出的《品牌总论--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宣贯教材》(试行版)由品牌概论、品牌学科、品牌技术、品牌文化、品牌再造五大篇章共51章组成,50多万字,正式出版时还将进一步完善,增加国际品牌认证等篇章。
《品牌总论》代表着我国品牌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是中国和世界上品牌理论最前沿,具有开创性的品牌学科结构性学术著作,下一步将为中国品牌理论研究争取世界学术地位。
新一届中国政府注重抓紧争取世界规则的制定权,品牌领域的世界规则制定权不仅是决定中国能够尽快发展成为品牌强国的重要实力,也是决定中国能够取得世界经济成就的重要支柱,更是全国省市改变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品牌的重要实践成果,《品牌总论》的推出将力促国民经济转型发展,加快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