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双十一”商标被淘宝注册,但“双十一”现如今已变成购物节的代名词,因此这种词组并不能被淘宝注册为商标:
一家国内知名服饰品牌商刘云(化名)对腾讯科技表示:“不发邮件、不发微信,天猫的二选一不会给你留下证据,如果拒绝二选一的要求,你付钱购买的权限(如直通车)也不会直接关闭,但很多隐性福利将向其他品牌倾斜。
”这个在服装行业已经打拼多年的从业者感慨到:“在天猫的平台上,头部品牌下面的品牌最难以生存,也没有成长空间。”
有消息显示在今年618电商大促结束后,七格格、裂帛、韩都衣舍、江南布衣、太平鸟、真维斯等多家国产知名服装品牌官方旗舰店已从京东平台上消失,而海澜之家官方旗舰店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男鞋。
据腾讯科技不完全统计,在一个月内就有超过40家服饰品牌在京东撤店,理由大多为“战略调整”或“业务调整”。
在撤店潮的背后,却是京东对服饰品类的不断加码,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甚至宣称,服装服饰类目5年内将成为京东的第一大品类。
按理而言,在传统零售业不景气,很多品牌商线下渠道增速趋缓乃至负增长的背景下,这些商家应该留在京东广开门路。
而商家在京东频繁加大投入、补贴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撤出京东平台,只能被理解为受到了“二选一”的威胁。
对于那些为了高昂流量费用苦苦挣扎的中小商家来说,这本就不是一个好的电商时代,而愈演愈烈的“二选一”难题则让他们进一步沦为电商平台竞争的炮灰。
暂时活下去还是永久死去 二选一成为难题
今年9月底,国内知名服饰品牌宁波太平鸟发布公告称已与天猫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天猫承诺太平鸟在2020年实现线上线下营收双过百亿。
以此模式投诚的还有号称“国民男装品牌”的海澜之家,9月初,海澜之家与天猫也达成类似战略合作。
天猫得到的回报是,太平鸟、海澜之家双双从京东撤出。
与此前公然和京东撕破脸皮的裂帛、七格格等品牌不同,此番撤店潮的服装品牌大多选择了和平分手。
京东方面对外强调,最近并没有出台对服饰领域商家不利的规定,相反还不断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商家多方面扶持。
而一位撤店品牌的相关人士对腾讯科技表示,此次从京东平台撤店仅仅是因为公司的策略调整,而当腾讯科技向其追问,是否会考虑在未来回到京东时,该人士表示:
“如果条件允许,或许会回到京东。”这个“条件允许”,该人士对腾讯科技暗示为“天猫允许”。刘云则对腾讯科技表示:“今年天猫也一直在跟我们联系,就是希望能够做他的KA商家,条件就是在天猫几个大活动期间,只能做天猫。”和上述几家品牌不同,最终刘云选择放弃成为天猫的KA商家,“618的时候,我们失去了原来一直有的位置,前面的都是那些签约商家,但是我们的销售额一直都是排在品类前五,流量则一直排在品类前三。”
“这很不公平。”这让刘云觉得有一些愤怒,但他对腾讯科技表示,对一些同行的选择其实也可以理解:
“一些同行,包括我们自己,毕竟还有严苛的销售任务摆在眼前,如果没有天猫活动的支持,说不定这些品牌就会濒临崩溃。”以韩都衣舍为例,根据其披露的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公司营收为14.3亿元,主要由天猫商城、唯品会、京东商城三家大平台贡献。
但刘云依然选择留在京东:“不可否认,京东服饰类增速飞快,而天猫的流量和去年比并未有明显增加,或许和京东一起成长,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针对那些离开的同行,刘云表示:“品牌之间不团结,最终就给了大平台控制品牌的机会,当天猫更加强势之后,吃亏的必然是行业本身。”
中游品牌的挣扎
在阿里巴巴十八周年庆祝晚会演讲上,马云直接了当给出了未来阿里巴巴的目标:
超过英法,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2017年5月2日,阿里巴巴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随后其股价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4500亿美元,和电商超级巨头亚马逊已经相去不远。
在这样高市值的背后,阿里巴巴早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电商平台。
数据显示,2016年,阿里在B2B平台占比43%,较第二名的慧聪网高出35.5个百分点;网络零售中天猫占比高达57.7%,份额超过第二名的京东一倍多;跨境电商方面,天猫和淘宝网合计占比42.7%,高出第二名的网易考拉海购(占比11.7%)31个百分点。
而这几个领域几乎占据了中国电商的全部市场,这意味着,阿里在中国电商领域拥有很强的支配地位,几乎无人能与之抗衡。
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后,更是掀起了疯狂的投资浪潮,业务版图迅速扩张,在传统的电商业务以外,阿里巴巴对多个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力,比如大数据、金融、物流、文娱、旅游、健康等。
而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更是通过物流、支付、云计算等多个领域战略布局,形成了流量闭环。
在国际舞台上,阿里巴巴近年来通过收购、投资等动作加快国际化步伐,与以亚马逊为代表的全球化网络平台差距日益缩小,成为全球领域的超级平台也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阿里巴巴规模的不断膨胀,这个超级网络平台开始变得和以前不那么一样,要求商家“二选一”、签“独家合作”、“数据垄断”、“抄袭”等行为频频出现,这些行为不仅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创新、降低了中小企业活力,更是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2年“双11”之际,阿里发函表示:近年来各电子商务网站积极参与的促销日“双十一”,阿里巴巴集团于2011年就已经注册成为商标,并于2012年审核通过。
经阿里巴巴集团授权,天猫就“双十一”商标享有专用权,希望各网站不要在广告、活动中用到“双十一”的字眼,以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这拉开了“二选一”的序幕,2013年6月,媒体报道天猫平台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抉择,标志着该政策从“双11”延伸到“618”;
2015年8月,天猫宣布与迪卡侬、Timberland和Lafuma等20余家国际品牌签署独家合作协议,产品只能在天猫平台独家销售,这意味着“二选一”行为不仅限于“双11”、“618”等短暂性的节日时点,而是成了年度常态。
随后京东向工商局实名举报阿里进行商家“二选一”行为,最终促使《网络促销暂行规定》的出台,明文规定禁止“二选一”行为。
然而,相关法律的出台却依然未能阻止阿里继续推行“二选一”行为。
2017年6月,淘宝商家爆料阿里继续要求商家进行“二选一”,并于同年7月被爆逼迫商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
更要引起关注的是,阿里巴巴的“二选一”已经从以往的明文传达到如今的口头传达,从明令禁止到暗示执行,从提前通知警告到事后直接处罚等。
而且对商家的惩罚力度也正在逐渐加大,以前可能仅仅是在会场上进行撤会处理,现在则可能以降低搜索权限、流量劫持、数据接口减少进行威胁,商家几乎别无选择。
谈到最后,名品想说,如今各行各业竞争都相当激烈,我们才部署商标战略的时候应该送企业产品形象设计、品牌定位、商标注册等相关项目开始全方面准备。
最后,名品给各位创业者一句话:市场未动,商标先行,才能让自己的品牌赢在起跑线上!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