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2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
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
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
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在知识产权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我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更加凸显。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4.3万亿元(2021年值),同比增长17.9%,占GDP比重达到12.44%。
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8.48万亿元(2021年值),同比增长12.9%,占GDP比重达到7.41%。
2022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4868.8亿元,同比增长57.1%。
著作权质押担保金额达54.5亿元,同比增长25.9%。
新时代,我国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自立自强加速推进。
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领域新赛道,大大提升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背后,是我国在审查授权、依法保护、成果转化、服务保障等多方面提供支撑。
申长雨表示,我国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针对创新主体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需要,提供优先审查、集中审查、延迟审查等服务,提升专利布局的质量和效率。
围绕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种业等技术领域,面向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选派知识产权专员,近距离服务科技创新全过程。
同时,我国培育26家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布局建设104家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围绕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组织开展专利深度挖掘分析,研判产业链风险,建设芯片、稀土等13个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寻找技术突破口、优化技术研发方案提供方向指导。
为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贸促会,启动了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遴选工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目前已从64个推荐城市(地区)中,择优选定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安徽省合肥市,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共10个城市(地区)开展建设。
这些示范区在探索制度创新、织密保护网络、创新监管模式、深化执法协作、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大胆创新、因地制宜,争创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举措试验田。
为强化政策支持,国家知识产权局等7部门共同研究了20余条示范区支持政策清单,具体包括支持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支持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联系点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办案点、支持开展专利申请集中审查、支持设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直通车”等,并且仍在持续丰富相关支持政策,鼓励示范区先行先试,迈开步子,大胆创新。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佘颖】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