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眼中,护士就是给病人打针、输液、抽血、检查的人,是照顾病人的专业人员。在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护士摇身一变成为发明家,不少护理品更是荣获专利。其中,职业病中毒科贾玉兰的创新作品“鼻饲饮食输液液体加热器”,还成功入围第九届中国医学领域护理用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更多护理专利申请方面的内容,你可以直接到我们一品标局网站进行具体了解
51岁的贾玉兰从业32年,临床经验丰富。有些昏迷或不能自己进食的患者需要从鼻管注入营养液,医学上叫鼻饲。“冬季,鼻饲营养液的温度低,输给患者后可能导致腹泻、呕吐,更不利于营养吸收。但现有的加热器,离得远加热效果差,离得近又怕烫伤患者。”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加热器,本着“求人不如求己”的信念,她自己设计了一款鼻饲饮食输液液体加热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她已成功申请专利。
医学是精准的行业,容不得差不多。“普通人可能觉得1/3与1/4的药片差不多,但对儿童和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而言,这个差别就足以引起耐药,或对机体产生影响。”该院肾移植透析中心的护士梁小燕说,现有的切药器仅能切割1/2的倍数,1/3的剂量只能手掰。为了更加精准,她设计了一款能切三分之一药片的切药器。图为切药器模型局部。
“病人的痛,我懂。”该院肾移植中心二区护士长田红芳说,肾穿刺后病人需要卧床24小时,躺着一直不能动,其实特别痛苦。她说,“我曾经生病在床上躺了很久,我知道那有多难受。”田红芳介绍,她们设计的医用垫枕既能辅助穿刺检查,在做完穿刺后,还可置于患者腰下。一来可以避免肾出血,二来也能增加病人的舒适感。
“这个体位能将病人的肾暴露于高位,提高肾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不适感。”设计者冀红娟介绍,“以往我们是用被单折叠后做垫子,但对于偏瘦的患者就达不到支撑作用。我们这个可以调节高度的医用垫枕就能用于各种体型的患者。”
想为病人提供舒适的,还有血液透析室的护士曹媛媛。“病人透析要4到6个小时,需要长时间固定静脉管路。但绑得紧了,对病人的手臂造成压力,时间长了病人不舒服,甚至会影响内瘘功能;绑得松了,又容易发生脱管、折管,也会影响透析。”她说。针对这种情况,她设计出这款固定装置,既能有效固定,避免管路滑脱,又能减轻病人的不适感,避免影响内瘘功能。
还有些创作灵感源于日常工作。泌尿外科护士长郝旭丽介绍,膀胱灌药是膀胱癌患者术后一项重要的辅助性治疗,但在实际工作中,准备用物就费时费力。为提高工作效率,她们自制了一次性膀胱灌药包。“把需要的用品做好打包,能大大的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为患者降低成本。”郝旭丽说道。
“此外,现有的导尿管太软,太长,不适于年老的患者,我们还对导尿管进行了升级再造。”郝旭丽骄傲地说,她们设计的一次性膀胱灌注专用硅胶导尿管已经获得专利证书。
护士多为女性,体力不足脑力补。“现在要四人才能抬起瘫痪病人。有了这个,一个人就能换床单了。”肾移植透析中心一区的胡俊芳有些兴奋。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6岁小女孩独自给瘫痪爸爸换床单的视频,受到启发,她设计了这款护理病床提升转移器。“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可惜的是,凭我们的力量还无法做出实物。”胡俊芳希望有一天,这个模型能做成实物,真正帮到需要的病人。图为模型局部。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