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淘宝启动最大规模的“傍名牌”整治行动——“扫霾行动”,通过规则宣导、发布拦截、存量清理等手段多管齐下,对傍名牌或通过品牌名堆砌引流、侵犯商标权商品实行了严格的主动处置,首批处理商品量高达2000余万件。
“傍名牌”侵犯商标权,大数据建模首期为685个品牌保驾企服快车
“ 扫霾行动 主要针对的是标题上乱用别人的关键词,尤其是品牌关键词,通过傍名牌吸引眼球,实现导流。”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郑俊芳表示,为此从今年4月开始阿里启动了专项治理行动,希望用技术的手段,通过大数据建模主动开展防控。
为此,专项行动组专门对“傍名牌”等行为进行梳理,罗列了日常消费情景中最常出现的1500个品牌,并根据消费者日常投诉、品牌权利人反馈等维度,第一期率先对涉及爱马仕、杜嘉班纳、菲拉格慕、百达翡丽、宝格丽、万宝龙、江诗丹顿等在内的685个品牌进行试水。
存量清理+新发拦截双管齐下,严防死守“品牌名+同款”情形
根据行动计划,“扫霾”主动针对标属不一致、品牌堆砌、傍名牌等三类情形重拳出击。
也就是说,对于上述685个品牌,一旦卖家出售的商品标题、详情描述、或商品图片中出现品牌信息,且与商品属性中品牌名不一致,或者商品标题出现2个或以上的品牌信息,尤其是“同款”、“仿款”、“媲美”等描述,立刻就能被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打假系统列为高危敏感情形,并被抓现行做出处罚。
除了通过上述方式对存量商品进行清理外,专项行动组还上线了新发拦截系统,卖家发布宝贝详情时出现标属不一致、品牌堆砌等任何一种情形,也都无法发布成功。
“扫霾行动”首战告捷,品牌权利人投诉下降超5成
截止到2016年6月,“扫霾行动”已处理超2000万涉嫌不当使用他人权利的商品,其中处罚量最大的五个类目分别是:
男装、女装、女鞋、男鞋、箱包皮具,均是传统知名品牌分布的大本营,也是互联网时代知产保护的重镇。也正因如此,“扫霾行动”不仅使前台展示页变得更加清爽,也使品牌投诉量直线下降了超5成。
“扫霾行动”只是近期阿里巴巴知产保护的举措之一。
郑俊芳表示,2015年阿里巴巴通过主控模型拦截和下架的商品数量是权利人投诉数量的8倍,而今年上半年通过“扫霾行动”、LOGO涂抹治理、山寨治理等手段已经使得这一数字达到22倍。
也就是说,在权利人投诉某个商品前,已经有至少22件涉假商品被阿里发现并主动处理。
未来,阿里也将通过技术升级,持续不断地输出大数据打假能力,借助权利人共建、政府合作提高知产保护效率。
大家都看了:
商标名字“乱七八糟”,都是为了保护主商标权
你知道商品化权与商标权的区别有哪些吗?
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权争夺战落幕,法院却玩起了“共享”概念?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