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在线音乐市场骤起波澜,腾讯音乐针对网易云音乐发动9起侵权诉讼,涉及多达200多首华语歌曲。
之后网易云音乐也发起反击,针对腾讯音乐旗下酷我音乐发起侵权诉讼。
2015年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转授权协议之后,两者相安无事了两年,如今再次发生冲突,焦点集中在网易云音乐对腾讯音乐的侵权行为,此外也有观点认为,腾讯音乐涉嫌版权垄断,而这对于整个在线音乐市场的发展不利。
这件事情的复杂之处在于,几件性质不同的事情被串联在一起,混淆了公众对整件事情的判断。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网易云音乐到底有没有侵权腾讯音乐,其次是要搞清楚腾讯音乐有没有搞版权垄断,第三要搞清楚这两件事情有没有互为因果。
如果是因为有了网易云音乐侵权行为在先,再有了一个腾讯音乐版权垄断的议题,那么版权垄断说客观上是不是就会起到掩护网易云音乐侵权行为的作用?这是需要深思的一件事。
腾讯音乐当然是国内正版音乐内容最丰富的持有者,曲库规模达到了1700万首。
而在音乐版权方面,还有版权储备同样丰富的太合音乐和阿里音乐,规模都在千万首以上,网易云音乐由于资本实力弱小,因此在版权方面不占优势,曲库仅数百万首。
2015年版权大战后,腾讯给网易云音乐转授了包括索尼音乐、华纳音乐以及环球音乐三大唱片在内的优质音乐版权曲库,那时候没人提版权垄断这件事,但在腾讯音乐因网易云音乐的侵权行为提起诉讼并暂停只是很小部分转授权时,版权垄断说却出来了,这里面的内在关系实在微妙。
在2015年之前,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盗版猖獗的混乱阶段,国际知名唱片公司出出进进,难以为继,因缺乏基本版权保护规范,整个大陆在线音乐市场的价值长期不被看好。
2015年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在这个被称为史上最严版权令的通知里,给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设定了时间线,超过当年7月31日未下架未授权音乐作品的平台,将受到从严惩处。
这一强力政策成为重塑在线音乐市场的里程碑,也成为之后两年在线音乐市场腾飞的起点,各大平台都较好地对政策进行了配合,在其中出力最多的,尤以腾讯为甚。
在线音乐要生存,当然不能只靠卖一点广告,还需要收会员等更多商业操作,而腾讯本身拥有一套账户体系,在打击盗版,培养用户对音乐内容的付费意识方面,始终是走在前面的。
政策出台的当年,中国音乐市场收入就大幅增长63.8%,在全球市场的排名从2014年的第19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14名,再到2016年的第12名。
就成效而言,这个政策对整体市场是起到极大促进作用的。
行业监管者非常清楚,保护著作权人权益是促进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在这个基础上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创新性发展多元化商业模式,整个市场才能成型并发展壮大。
在2015年最严版权令出台后,一个显著效应就是盗版音乐逐渐从网上消失,另一个显著效应是像腾讯音乐这样的在线平台在得到了政策保证后,满怀信心地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如发行数字专辑,开展音乐直播服务等,而这有进一步使得音乐人从中获得更多收入,使其能产出更多好作品,满足用户的音乐消费需求。
当然,腾讯音乐拥有最大的音乐消费出口,这也是促使其大举获取音乐版权的原动力,腾讯音乐在几年间获得了大量音乐版权独家代理权。
国际唱片大厂对于版权独家代理是有明确定义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开放转授权机制防止其出现版权垄断,另外一个原则是看获得独家版权代理的运营者是否具备打击盗版侵权的能力,是否能帮助他们维护其在国内的版权利益。
腾讯音乐恰好几个条件都具备,首先是有能力且有强烈意愿打击盗版侵权行为,其次是多元化商业模式有助于给版权方带来更多收入,因此多数独家代理权落入腾讯之手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现象。
腾讯音乐在获得大量版权独家代理权之后,并没有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而将这些版权牢牢拿在手中不予分享,相反作为独家代理人身份,腾讯一直都在积极推动与各大平台达成版权转授权合作,仅授权给网易云音乐的歌曲就有几百万首,看不出是一个版权垄断者应有的样子。
而在网易云音乐这边,版权资源虽少却也签约了一些唱片公司的版权,但在公开信息中却少有其对外进行音乐版权转授权的信息。
版权独家代理这件事,涉及到资本、金钱、实力和能力,不能因为网易云音乐版权少,其本身就可成为天然的受害者,也不能因为腾讯音乐版权资源多,就想当然认为腾讯音乐是垄断者。
这些商业公司在任何时候都要听其言,观其行,尤其是要观其行后再下结论。
网易云音乐在产品方面做得很好,但在版权规则意识上,则令人不敢恭维。
任何在线音乐平台都一样,如果在版权获取方面缺乏力度,仅靠泛滥的情怀和一些擦边球来抵消在版权上的劣势,其实是没多大用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大形势是,版权保护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行业内从监管者到平台方,从歌手到唱片公司,最终到用户,都已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各方都在小心翼翼地培养用户为音乐付费的意识,以保护创作源头的活力与质量,进而把整个大市场撑起来。
不去跟随版权保护的大潮流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只能赚点小便宜,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不偿失的。
毕竟,谁也没义务花钱买来版权免费分享给你。
2015年的最严版权令出台之后,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还远不能说已到了大获全胜的阶段,版权保护仍是需要继续坚持几十年的一件事。
在腾讯认真追究网易侵权行为的同时,版权垄断说横空出世,真不知道合法授权和非法侵权之间的边界何在。
腾讯与网易之间的音乐转授权属于商业谈判的范畴,腾讯究竟要如何才能做到不构成“版权垄断”呢?是要把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独家代理版权低价甚至免费转授权给网易才可免除这一指责吗?这显然禁不起推敲,不符合市场原则,更不合常理。
其实版权垄断本身,归根到底就是个伪概念,更多时候,这不过是用来掩盖侵权行为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过去那种盗版横行,侵权猖獗的时代已经回不去了,还是尊重市场规律,用一颗敬畏的心去面对未来吧。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