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4日,江西恒大高新发布公告称,自2013年11月份起,恒大长白山矿泉水有限公司使用未注册的“恒大冰泉”商标大肆宣传和销售饮用水产品,已对自己拥有的“恒大”造成商标侵权事实。
(左:恒大饮用水/右:恒大冰泉)
2014年10月15日,江西恒大高新再次发布公告,已经正式起诉恒大长白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并获得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立案。
2014年10月28日,恒大集团以“《关于展开“恒大”商标维权行动的公告》多处严重失实”为由起诉江西恒大高新“恶意诽谤”,并要求赔偿因名誉权受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8000万元等。
2015年12月18日,恒大高新在侵犯恒大集团名誉权败诉,一审判决恒大高新撤销公告,回绝了恒大集团8000万的索赔请求。恒大高新不服,提起上诉。
2016年1月,商评委复审“恒大”商标,予以撤销。
2016年2月,恒大高新起诉商评委,请求法院要求商评委对“恒大”商标复审撤销案重新做出决定。
江西恒大高新认为,恒大集团下属企业恒大长白山矿泉水有限公司生产的矿泉水使用的“恒大冰泉”名称,侵犯了其在第32类已注册商标“恒大”的合法权益。
江西恒大32类矿泉水、饮料方面商标
而恒大集团则强调,“恒大冰泉”商标是包括图文在内的多种元素组合商标,与恒大高新所申请的商标截然不同,完全无关侵权。
恒大冰泉32类矿泉水、饮料方面商标
由此,恒大集团与恒大高新两家公司的“商标战”正式开始,近四年来,从诉讼战打到了舆论战,再互相异议和撤三。
恒大冰泉是恒大集团的重要产品。在2013年11月恒大足球俱乐部亚冠夺冠的第二天,恒大集团正式对外宣布进军高端矿泉水市场。
2014年开始,江西恒大高新多次发布公告称恒大集团商标侵权,而恒大集团向媒体发声称,江西高新的作为属于恶劣的不正当竞争,严重危害消费者利益和恒大集团的合法权益与品牌,我司将依法维权,追究到底。并且向媒体透露,其将向公安机关控告江西高新恶意商标抢注和敲诈的刑事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媒体一边倒的站到恒大集团这边,如《李逵痛斥李鬼,恒大集团斥江西高新“恶劣不正当竞争”》、《恒大冰泉遭遇“傍名牌”,斥江西高新“恶劣不正当竞争”》、《江西高新傍大腿讹诈冰泉,遭恒大集团报案》等。
在法院未作出事实认定前,这些报道即直接断定江西高新是“李鬼”、是傍名牌、傍大腿、讹诈等,在报道主文里更是引用“某商标专家”、“某业内人士”、“某法律专业人士”等的说法,直斥江西高新“搭顺风车、打擦边球、傍名牌、勒索”等。
在经过四年的“互诉”与“舆论战”之后,最近,江西恒大高新与恒大集团双方的商标战争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江西恒大高新与恒大冰泉互相异议和撤三。商标“撤三”是我国《商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
江西恒大高新名下有很多注册满三年的商标已经被提撤三。
此外,江西恒大高新申请的商标,商标初审,恒大集团已经提出异议。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提出商标异议申请的正是恒大,提出的时间是2018年1月3日和3月2日。
有意思的是,江西恒大高新也不甘示弱,几乎在同一时间,恒大集团申请的商标初审江西恒大高新也提出了异议。从时间上看是2018年的1月和2月份。
就这样,恒大集团与江西恒大高新关于“恒大”商标战再次升级。
这场历时4年的“恒大”商标战,从最开始的原被告互诉,到打舆论战、心理战,到如今双方互相异议和撤三,双方对战愈演愈烈。业内人士认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双方都是一种伤害,最后的结局通常会是两败俱伤。
就以恒大商标案来说,恒大集团与江西恒大高新历经4年,如今互相提撤三,如果双方注册商标被撤销,对彼此的品牌发展都会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有句话说“商场如战场”真的没错,这个商业的斗兽场,与狼共舞就要有狼的本事,企业要提前保护好自己的商标和专利技术,充分的利用知识产权的利剑打击竞争对手,获取自己的应得利益。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