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奇葩说》节目在网上走红,商标盗用问题频频发生。据站长之家报道称,爱奇艺以侵犯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将北京雪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并索赔200万元。
12月18日,海淀法院发布案件快报,爱奇艺将北京雪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爱奇艺认为该公司未经允许制作《营销奇葩说》节目、创设了“营销奇葩说”的微信公众号,在其推广文章中,大量使用含有“奇葩说”的字样。雪领网络的行为不仅侵犯了《奇葩说》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还违背了公认的商业道德,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不正当竞争。
原告诉称,其系中国知名大型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的合法经营者,也是国内知名的视频内容投资方、制作方和播出方;“奇葩说”是由原告投资、制作、推广、播放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视频节目,对外宣传的口号是,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
《奇葩说》自2014年11月29日在“爱奇艺”独家播出以来,受到了观众的持续热捧。被媒体多次作为网络视频栏目典范进行报道,在网络视频观众、综艺节目观众等受众群体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经合法授权,原告享有第16260183号“奇葩说”注册商标专用权许可使用权。
而被告拥有并经营“雪领新媒体”网站、“雪领”、“雪领网络”和“营销奇葩说”的微信公众号,并宣称“营销奇葩说”是其打造的“国内首档直播+视频+音频+图文形式的营销大咖访谈”栏目,对外宣传的口号是:
旨在寻找在营销领域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懂营销的人”;在推广“营销奇葩说”栏目相关的文章中,大量使用含有“奇葩说”的字样。目前《奇葩说》商标侵权案目前还在审理当中,结果不得而知。
其实,影视节目当中的商标侵权案并不是第一次。现在,搭电视节目顺风车,将知名节目名称注册为商标的现象越来越多,并且存在潜在争议风险。那么,与节目名称有关的商标侵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种,他人侵犯了注册为商标的节目名称。
目前,很多热播节目播出前,节目制作单位或播出单位都先行将节目名称注册为商标。
比如在“好声音”商标案中,《中国好声音》前4季制作方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失去相应授权之后,制作自主开发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并继续使用“中国好声音”名称进行海选和宣传,而不再使用“The Voice of China”的名称。
第二种,电视节目名称的使用侵犯了他人的商标专用权。
通常采用两个判断标准,即节目名称使用是否构成商标性使用、以及使用是否会使相关公众发生混淆。
如2016年的非诚勿扰案。江苏卫视在播出《非诚勿扰》节目时金阿欢的商标注册还未通过,不存在恶意使用和过错。并且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是电视娱乐节目,与金阿欢的婚恋交友收益在目的、形式、受众上存在明显区别,不存在混淆的可能性,因此也就不会侵犯商标权。
随着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由商标引发的侵权案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商标的问题上切莫心存侥幸心理,还得认真对待商标注册问题,同时也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