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少数生产经营者为了谋求利益而不择手段,大肆制假、售假,使人民群众置身于丧失财产乃至生命的危险之中。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在德州市检察院了解到,去年以来,德州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持续发力“打假”,截至目前,共依法批准逮捕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嫌疑人8件16人,监督立案2件2人,审查起诉28件55人。
重点打击食药制假售假犯罪
纪某是德州某食品有限公司的老板,由于自家生产的饮品总是得不到市场认可,于是他“另辟蹊径”,打起了假冒注册商标的主意。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他发现“椰风”牌饮品市场较好,于是开始假冒“椰风”商标生产、销售“椰树枫”芒果汁、“椰树枫挡不住的诱惑”粒粒多等饮料,仅在一年半时间内,就先后销售山寨产品2.6万余箱,价值近60万元。
2016年 4月,临邑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纪某,同年12月23日,依法将其提起公诉。
2017年3月,法院对此案开庭审理,认为该案涉及金额较大、标的物数额较大,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依法判决纪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37.45万元。
德州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处长杨光介绍,该案涉及食品安全、侵犯注册商标、扰乱市场秩序,假冒注册商标,不但侵犯了他人注册商标的合法专有权,而且成为了滋生有毒有害食品的温床。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舌尖上安全”的新期待、新要求日益强烈,办理该案企服快车面依法严厉打击了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以假冒注册商标为手段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另企服快车面,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给予了强有力的震摄。
据了解,当前侵权假冒案件所呈现出的多发趋势,存在侵权假冒犯罪案件高发、侵害领域广泛、涉案地区增多、作案方式隐蔽、跨地区趋势凸显等特点。
对此,德州检察机关开辟了办案绿色通道,专门挑选一批办案经验丰富、专业功底扎实的干警办理此类案件,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食品、农资等涉及民生民利的犯罪案件,严厉打击通过互联网实施的侵权犯罪行为,全面审查犯罪事实,严格把握案件证据,依法从快作出批捕、起诉决定。
提前介入引导取证 深化“两法衔接”机制
家住河南的杨某,是一名90后男孩,从事微商生意。
他发现化妆品是个暴利行业,而且微信经商不需要证件审核,只要有货源就可以销售。
很快他通过网络联系上可以提供玻尿酸、肉毒素等货源的商家崔某,开始共同销售这些产品。
期间,两人又与德州的孙某建立了联系,并从最初的买卖双方变成上下线合伙人。
案发后,为防止该案关键证据灭失,德城区检察院侦监科第一时间介入该案,引导侦查机关侦查取证,督促侦查机关调取、固定杨某与其下线的交易时间、品种、数量、金额,交易方式等证据。
德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杨某、崔某、孙某销售的肉毒素、玻尿酸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未经检验即销售,按假药论处。
经查,杨某、崔某销售假药金额为81490元,孙某销售假药金额为3310元。
经德城区检察院批捕、起诉后,2018年2月24日,法院以销售假药罪分别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一年、李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张某拘役二个月,并分处罚金。
据杨光介绍,德州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作用,不断深化“两法衔接”机制,同公安、法院、工商、食药、环保、质检、农业、烟草等相关部门,建立了快速反应和同步介入机制,定期通报情况,统一案件证明标准和认定标准,对重大、有影响的侵权假冒犯罪案件,坚持适时介入侦查、引导调查取证、联合执法办案,形成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的合力。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