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一年一度的春节长假马上就过去了,今天你们开工了吗?掌柜已经开始上班,继续为大家的商标保驾企服快车啦!都说春节期间各种酒局聚餐特别多,今年春节你们又胖了几斤?每年春节期间,都有不少饭局,而这些饭局当中,其实藏了不少坑!这个春节,你吃到了多少假冒注册商标的假货?
糯米酒自己造,老板:想要商标自己贴
过年聚餐,喝点糯米酒,不醉人又好喝,而甜酒冲蛋、甜酒汤圆更是许多湖南人的心头爱。
因此,春节前夕是糯米酒的销售旺季。
在湘潭,就有一家生意红火的糯米酒生产销售点!每天热卖几千斤,有报道称这家的销量占到当地甜酒市场的四分之一!按说一款有如此“知名度”的甜酒,质量答应改是绝对让人放心的。
可是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家制作“冬酒”的加工点,其实就是简陋的民房,将几个民房打通摇身一变,成了糯米酒的生产“厂房”。
一天卖出两三千斤,一个上午就销完了。
看来占据“湘潭四分之一市场份额”头衔名不虚传啊!
黑心棉捂酒、老鼠屎遍地!谁能想到,这个热销长株潭,每天销售几千斤的糯米酒,竟然出自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酒喝起来消费者能放心吗?
甚至,老板称商标可以随便贴!
贴了商标之后,3元一斤的冬酒涨到了6元一斤,翻了一番。
而所谓的“商标品牌”只是一个简易的标签,既没有厂名也没有厂址,这款每天销售几千斤的糯米酒竟然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
这样的一个黑作坊,面对执法人员的质询,老板却还趾高气扬,卖“三无产品”还卖出了“优越感”!
经过检查,食药监执法人员确认这处制作冬酒的作坊属于无证经营,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
执法人员抽取样品送检之后,查封了这处黑作坊。
如此制作环境令人作呕,随意粘贴商标也彻底将商标法忽视了,最可怕的是,这种案例还不止一起!
车有套牌,饮料居然还有“套罐”。
今年春节期间,有调查发现,河南许昌、周口、信阳多地农村卖假名牌饮料。
撕掉一层薄薄的加多宝包装,一瓶过期花生露出现在眼前,还有其他饮料也被这样重新包装,罐底经打磨重新喷码,掩盖了旧日期。
这种假名牌饮料,手法拙劣,但是大行其道,主要是因为监管失职。
如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宣传教育一起,造假企业则会被威慑,消费者也不会上当。
当然了,这也是不少卖家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惹的祸!
1、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假冒伪劣产品,属于欺诈销售行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消费者可以向商家退一赔三的赔偿金额。
2、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
如果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可以假一赔十。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该法第124条对于标注虚假日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也有专门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3、涉嫌违反商标法与不正当竞争法
使用加多宝的商标,是侵犯他人商标,使用知名包装也构成不正当竞争。
加多宝可以主张权利,要求停止使用,赔偿损失,市场管理部门(工商局)也有职责主动去查处处罚。
这种假饮料,主要出现在农村,而不是城市,大抵是因农民对于食品辨别度不高,法律意识也不强,所以更需要监管部门的主动履职,不能给食品安全留下死角。
另外,作为企业,也可以借助商标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山寨无所遁形!
这个春节,掌柜去了不少地方,也看到了不少山寨商品,希望每个企业都可以学会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也希望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可以擦亮眼睛,将这种假货,彻底杜绝!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