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因三聚氰胺事件,河北石家庄乳企三鹿企业被迫破产,品牌被拍卖,但神秘买家并未示人,静默4年后,三鹿又以有机粗粮的身份重出江湖。日前,浙江三鹿实业有限公司透露,当年竞拍购得“三鹿”商标,经过几年的研发筹备,主打有机粗粮系列已经上市。分析师认为,企业此举可以借三鹿品牌知名度,并努力用高端产品区分市场,但是要打消市场疑虑仍存几大难点。
三鹿重回食品行业有机粗粮成“探路石”
在近期举办的浙江省农博会上,有家销售有机粗粮的摊位引发参会者的极大关注,在展台前,巨大的“三鹿”标志夺人眼球,“是原来那个卖奶粉的三鹿么?”在介绍产品的同时,销售人员更多的工作是向消费者解释他们和原来那家臭名照顾的“三鹿”有何关系。
“其实我们是借三鹿的商标,产品和管理完全不同。”浙江三鹿实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向东解释,2009年他们公司总经理竞拍下“三鹿”商标,经过几年的研发筹备,开发出了有机粗粮面、粗粮米系列。目前已经进入世纪联华等商场,和欧尚、沃尔玛等商超的合作也在进行中。
为了和原有三鹿的市场定位区别开,浙江三鹿开发的有机粗粮定位中高端,目前已持有了中国有机认证、美国有机认证、欧盟有机认证和日本有机认证等。
“有机食品本来就是食品领域里的高端产品,我们希望能借机让三鹿重新崛起。”杨向东告诉记者,为此公司做了4年精心筹备。
记者了解到,除了在产品市场定位上,三鹿在人员培训,管理、研发上都做了充分准备,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把管理链延伸到有机种植基地,将原材料检验样本数量提高到国家标准的3倍进行检验。除了组建高级技术人员团队,还联合江南大学成立研发中心,引进国内顶尖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生产区域全部按GMP要求设计施工,生产车间采用十万级空气净化通风系统。
而参加农博会的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冯一鹤也表示,希望浙江三鹿真正担起振兴民族品牌的重责,在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农业品牌的打造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食品。
浙江三鹿的市场铺设已经在进行中,他们的希望是立足浙江,再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着手,进入全国市场。“我们要把它打造成为中国有机食品第一品牌。”
同时,他们也表示“唯一吃不准的问题可能是消费者存在的疑惑。”
“三鹿”商标神秘买家静默四年只为量身定做重返江湖
2009年5月12日,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破产财产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拍卖。最受关注的“三鹿”牌及相关保护性商标以整体打包的方式售出,起拍价为700万元,36号和56号两名买家参与了竞拍,每次加价10万元,在进行了三次竞价后,最终被56号女性买家以730万元的价格竞得。
“三鹿”商标曾集驰名商标、免检产品、中国名牌等众多荣誉于一身,在三鹿集团鼎盛时期,国内某机构曾评估其品牌价值达到150亿元。然而,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其本身的无形价值基本归零,其他乳品企业竞买的可能性也很小。
媒体对这名买家的身份和商标拍得后的用途相当好奇,但是拍下“三鹿”品牌的竞标者表示“不希望媒体过多关注”,签署完成交确认书后即匆匆离场。而拍卖方也只透露神秘买家当初以自然人身份在拍卖公司报名参与竞拍,是来自南方的一名商人。
如今背后的神秘买家现身,他就是浙江三鹿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新华。提及当初为何竞拍濒临垂危“三鹿”品牌的缘由,江新华表示,“三鹿”曾经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乳业企业,也是三聚氰胺事件中受损最严重的品牌,但是他们不忍看到一个经营了50多年的民族品牌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