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不能够容忍自由、每个人的权益没有基本的保证、创新的成果没有确定回报的时候,我想好多企业家不会真正去创新的。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法制,游戏规则不透明、随时在变,每一个人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的时候,这个国家的企业家不可能真正花时间去进行创新。
因为创新需要的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而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
要是中国真的从依靠过去的资源配置改进的增长,转向了创新推动的增长,那么我们的企业家必须从套利型的企业家转向创新型的企业家。
“唯有在法治的情况下,政府的权力受到严格的抑制,每个人才能够在未来有一个预期,企业家才会投入持续的创新。”
创新说到底就是自由——有胡思乱想,那就会有创新。
我们的创新对人类的贡献,一定要超过我们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重。
从整个人类的视野来看,企业家在过去 200年里面整体而言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个国家怎么变得自由?就是靠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劳动生产力要提高、技术要进步靠什么?要有分工和专业化。
分工和专业化又要靠市场……这样就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一个国家市场越大、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深,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深,技术进步就越快,创新就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经济就进一步增长,财富就变得越多。
人类过去的200年,甚至可以说500年,有这样一个循环。
从500年前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就走向了全球化,人类市场在不断地扩大,分工不断地深化,技术不断地进步,财富不断地增加。
在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企业家。
市场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市场是企业家看到的,没有微信的时候,没有微信市场 ;没有手机的时候,也没有手机市场。
所有的市场都是企业家创造的,分工也是企业家创造的。
创新更是企业家的一种基本职能,创新带来经济增长,财富增加,而财富怎么变成新的市场,也可以说是企业家的工作。
今天的中国是普遍的产能过剩,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家没有进一步将增加的财富变成新的市场,我们还在重复地生产,市场上已经饱和。
为什么会是这样?
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企业家本身当他们在最初淘第一桶金——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21世纪初的时候,仍然是大量市场不均衡的时候。
那时候,“低垂的果实”就是生产其他国家已有的产品——我们叫山寨——就可以赚钱,久而久之就不会思考怎么创造新的东西来满足市场。
另一个是我们的社会制度。
社会制度使得这个国家的企业家们更愿意去套利还是更愿意创新?相对而言,套利风险不那么大,不确定性也没有那么大,我们只要敢冒险,就可以下海,就可以赚钱。
而创新却是完全面临不确定的世界,看到没有的东西、谁都看不到的东西。
甚至当你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你的神经有毛病。
在一个不能够容忍这种自由、每个人的权益没有基本的保证、创新的成果没有确定的回报的时候,我想好多企业家不会真正去创新的。
我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刮胡刀。
有一个著名的刮胡刀品牌:吉列。
100 多年前,吉列这个人是一个小商贩。
当他到处走街串巷去卖一些小产品的时候,自己面临了一个困惑:他经常刮胡子,动不动就刮破了。
能不能生产出一个又安全又便宜的刮胡刀? 所谓安全,就是一般不把脸刮破,所谓便宜,就是刮钝了之后我就可以扔掉,我不需要再去磨了。
当他找了好多个技术专家,这些人都说,No,这是不可能的,你没有办法把合金或钢材弄得那么薄,做出那么便宜的刀片出来。
但吉列就是不相信,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最后花了6年的时间才做出来这个产品,6年的时间对一个创造性的产品来说也许是很短的。
我们可以想象几乎所有的创造性的产品面临的都是这样的问题。
200多年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他面临多少次的失败。
要是中国真的从依靠过去的资源配置改进的增长,转向了创新推动的增长,那么我们的企业家必须从套利型的企业家转向创新型的企业家。
真的出现创新型的企业家,就需要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进行非常重要的、甚至根本性的一些变革。
这里更重要的是像《大停滞 ?》作者泰勒.考恩教授讲的:法治,唯有在法治的情况下,政府的权力受到严格的抑制,每个人才能够在未来有一个预期,企业家才会投入持续的创新。
为此,我们也需要整个社会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我们的教育体制的改革。
我相信一个国家的国民,特别是我们的大学生、我们的学者,当他们有一颗自由的心的时候,我们才真的有新的想法会出来。
我们所有的创新都是从一个想法开始——所谓“新”,就是与众不同,所谓“新”就是大部分人不认同。
所以只有到了那一步,我们中国才可能真正维持未来相对比较高的增长。
其实创新说到底就是自由——有胡思乱想,那就会有创新,你不会为了你的想法去冒险的时候,创新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需要的改革太多了。
从中国历史上讲,什么时候有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有创新,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我们也有创新, 那就是思想最自由的时候。
我们现在讲的改革开放制度创新什么时候出现的 ? 那就是思想解放之后,而且如果没有1978 年的思想解放,后来所有的改革都是不可能的。
希望有一天年轻一代企业家每个人都可以胡思乱想。
我们的创新对人类的贡献,一定要超过我们人口在世界人口的比重,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
一个人坐在那儿是很难创新的,我们在座这么多聪明的人圈起来不跟外面竞争,用不了一代人之后我们就不存在了,我们规模太小了。
应该是人口规模越大的话创新的速度就越快。
中国人占世界大约20%的人口,但我们为世界贡献的创新到多少 ? 有20%吗 ? 但我们历史上有过,历史上有好多的创新,但在近现代,我们连2%、甚至1%都不到。
按道理说中国要占到世界20%的人口,为世界创新的贡献应该是40%左右。
我们应该在这点上感到惭愧。
我想用一下泰勒·考恩教授说的比喻:我们制度改革为什么这么快? 我们采集了大量的“低垂的果实”,但这个果实是会采摘殆尽的,所以未来还是要依赖于我们自己去栽树。
让世界其他人也能采摘我们种的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