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性化理念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性化理念是指把人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并根据人的心理情况、人的行为习惯、人的思维方式、人的生理结构等因素,全面展开一系列的行为以及活动,使人能充分感受到温暖、方便、舒适。
鉴于人性化理念的诸多优点,当前,在教育领域教学过程中,人性化理念也被广泛应用。
人性化教育是把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和大学生的幸福感联系在了一起,让大学生在一个有尊严、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成长,因此,实施人性化教育就是要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进而提升其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
一、人性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集环境绘图、室内装潢、园林和建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也涉及环境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卫生保健学等其他门类学科,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多从事于城市区域规划、园林设计等领域。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在助推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在贡献力量,培养高校高水平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议题摆在了相关教育工作者面前。
随着人性化教育理念的流行,很多专家学者探究把人性化教育理念融入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给予环境设计教育以必要的人文关怀,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性化教育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提高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效果,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首先,人性化教育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在人性化教育模式下,教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因此,学生也更愿意对老师打开心扉,与老师建立朋友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在人性化教学理念下,老师不是板着面孔,用大嗓门教育学生,而是和蔼可亲的微笑着与学生沟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也更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而不在与老师对着干,实现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天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归属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教师也收起一板一眼的填鸭式教学手段,不再声嘶力竭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荒诞离奇,教师都要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激励他们下一次踊跃发言。
其次,人性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犹如点燃一把希望的火苗,只有在好奇心的引领下学生自发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才有益于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人性化教学理念下,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人情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会提高学生对获得新知识的渴望。
著名的文化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斯普朗格曾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人沉睡的自我意识,唤醒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
可见,人性化教育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寻快乐、培养兴趣,进而有探究知识的动力。
再次,人性化理念实现了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人性化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为主体地位,注重以人为本精神。
不仅人性化使得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以一种充满温情的,更贴心的方式感染大学生,从而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人性的关爱使得大学生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得到双重满足。
人性化树立人本位思想。
在人性化教育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充分被尊重、被理解、被需要,学生允许在课堂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允许在语言使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误。
同时,人性化教育也给予来自国家、不同语言背景的同学更多人文的关怀,允许学生使用自己的家乡语言来表达,同时,如果出现了语言偏差,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指导并帮助有表达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最后,人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长时间的填鸭式教学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厌倦情绪,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听讲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在人性化教育模式下,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学生转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通过动手操作、提问质疑、实践创造的模式,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小组沟通和互动,向其他同学和老师积极的探讨与请教,这样下来,学生就在兴趣的引领下实现了自我探索,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性化教育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高校教育过程中树立人性化教育理念,在改善师生关系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方面,实现为学生服务方面以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实施人性化教育的途径
上文主要探讨了实施人性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层面探讨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人性化教育的实施路径,具体如下。
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环境设计专业具体涉及到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环境设计,这就需要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和发展学生对环境设计的创造性,通过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无论是在环境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环境设计的工程实践方面都发挥着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到工程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例如,在对街道设计过程中,学生要到现场对周围的景观展开调研,以确定最佳的环境设计方案。
其次,通过教学评价促进人性化教学。
教学评价过程既能实现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检验,例如,对于某学生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产品——纪念碑和雕塑,环境设计教师不要急于对设计方案进行否定,而是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并委婉地指出该设计产品可提升的空间。
同时,在环境设计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老师也要鼓励学生们多多发言,即使学生们回答错误,老师也应该表扬他们,肯定他们的发言积极性,尽量避免让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显得很尴尬。
此外,对于大学生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学习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老师也要及时地给予解答,并对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做法给予表扬,不能有厌倦或是不耐烦的态度。
再次,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实教。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受教育背景不同,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理论功底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发育程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都很快,因而希望获得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知识讲解,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本身知识功底较薄,他们会常常处于被人冷落的位置,长此以往,其会养成过分羞涩、腼腆的性格,而更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
因此,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一定的了解,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最后,将人性化教育实施于课堂中。
环境设计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制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要将人性化理念在环境设计专业课堂中有效实施。
教师需要与学生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营造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真正轻松、自由的气氛下,才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枯燥进而激发了自身对环境设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的引领下,其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除此之外,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也有利于与其它同学或是老师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把不懂的问题及时的反馈给老师,也能促进教师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同时,环境设计教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加强职业道德素养,从而高效率的指导大学生学习。
三、结语
总之,在高校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教学理念,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人格全面健康发展,提高高校环境设计教学水平,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实施人性化教育的途径,分别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评价促进人性化教学,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实教以及将人性化教育实施于课堂中。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校环境设计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助力,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本文论述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恳请相关的专家学者给予批评和指导!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