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恶意抢注是法律所禁止的,当权利人发现自己的商标被他人恶意抢注时,可以通过提起商标异议、提起无效、撤销等行政手段,或者起诉等司法手段来阻止或者降低抢注带来的损失。
在实践中,如何判断商标注册行为是否为恶意抢注呢?企服快车小编结合相关政策法规,为您总结概括了以下明显属于恶意抢注的行为:
1、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地域)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
2、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在先权利的存在。
3、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构成恶意抢注其商标行为的,需要考虑申请人商标的独创性。
4、被申请人因作为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名称、产地名称具有知名度而明知或者应知该名称的存在。
5、争议商标注册后,被申请人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妨碍他人正当使用,向他人索要高额转让费、许可使用费、侵权赔偿金,或者进行误导公众的宣传,造成市场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