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苹果似乎和专利杠上了,与三星纠缠多年的专利案眼看就要尘埃落定,结果三星不仅拒绝赔偿,还要再次上诉。而与高通的专利纠纷又再次掀起波澜,如果不能和平解决,两大科技巨头的对垒或许会改变目前的格局。
苹果与高通的纠缠
2017年1月,苹果先后在美、中、英等国对高通发起诉讼,指控高通因配合韩国司法机构的调查而采取报复行为,撤销了承诺的10亿美元回扣。这里说明一下,苹果在韩国遭到了反垄断调查,结果使高通被罚款约8亿5300万美元。所以苹果认为高通采用了不公平的手段索取高额专利费。
去年7月,高通正式将苹果告上法庭,称苹果非法销售侵犯了高通专利权,且欠了高通45亿美元的专利费,同时希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下令禁止进口所有未采用高通芯片的iPhone7手机。
科普一下高通的专利授权收费模式,但凡是使用高通芯片的厂商每出货一部手机,除支付高通的芯片费用外,还要按整机的售价额外再支付约5%-6%的专利授权费。高通的专利费被业内称为“高通税”,而且它还不是固定的额度,会根据厂商的不同有所浮动。
所以,苹果后续开始针对高通专利收费的商业模式出击,以妨碍市场竞争为由在全球多个地区发起对高通的诉讼,结果引发全球多地反垄断以及行业监管机构的关注。
一旦苹果败诉就要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赔款,一年的时间已经将苹果的耐心耗尽,直接釜底抽薪。向美国专利局申请取消高通四项专利,包括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让一款设备同时充当手机和个人数字助理、触摸显示屏、记忆电路。如果这些专利并不再是专利,那么苹果就不需要支付高通任何专利费了。在这里不禁要对苹果的机智点个赞,一招接一招花样多。
高通拽什么?
高通税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受人指责到无可奈何,足见高通在专利领域的优势。高通是全球移动芯片领域的领跑者,拥有3000多项CDMA及其它技术的专利及专利申请,全球3G/4G标准上的专利几乎有九成都是高通的。看国内主流手机品牌的芯片选择就明白高通在移动芯片的地位了。
高通专利费大约占据总营收的三分之一,说它靠着专利费活也不为过。当初诺基亚放弃做手机后并没有让对手松一口气,反而引发了手机行业更大的恐慌,为什么?因为诺基亚手上拥有上万件专利,如今的创新技术大部分都是基于诺基亚当初的成果。诺基亚没有了手机产品的销售收入,那么就有可能提高专利费。换而言之,只要有专利在手,即使大厦倾塌,企业破产也能面不改色。更何况不就是苹果嘛,华为、小米、三星还在呢。
反思与结果
苹果与高通之间似乎已经鱼死网破了,坊间对案件的后果有过许多猜测。
猜测一:高通自食恶果
6月15日高通计划数据中心芯片部门突然裁员320人,服务器芯片部门裁员500-750人。这可让人看傻了眼,高通面对苹果可是一点没露怯,在芯片领域说一不二。偏偏在与苹果纠纷的关键时间点开始裁员,估计是以为苹果会退让,但没想到苹果如此强势,既然失去了一个大客户,那么也就只能缩减开支了。
猜测二:Intel坐收渔利之利
苹果与高通的纠纷开端,无非就是苹果嫌弃高通费用太贵。所以,要么高通降价,要么苹果转投Intel。但全球都在关注着高通与苹果的纠纷,一旦高通给苹果降价可能会让其他合作商不服。所以,明年新iPhone将全部采用Intel基带几乎是稳了的事情。最大的可能就是Intel专为5G通信推出XMM7560,这也是Intel首款下载速度达到1000Mbit/s的产品,估计可以获得苹果青睐。
猜测三:苹果自食其力
虽然大家都在说Intel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苹果撸起袖子干。高通与苹果的专利案是苹果先发起的,公然对抗芯片大哥又怎么会毫无准备。iPhone虽然价格贵,但专利授权费也是水涨船高,苹果多半早就不满意了。这场诉讼预计要到明年才会有结果,这段时间苹果完全可以默默准备自己的网络基带,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收购企业都是出路。
小编叨叨:无论结果是什么,高通和苹果的这场价值45亿美元的专利纠纷让人意识到,专利真心贵。无论产品卖得多好,多贵,背后总是有些支出是必要的,看来科技企业也不是那么好赚呀。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