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的握手言和之后,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还是为版权问题再次开战,4月1日,网易云音乐因版权问题,下架包括周杰伦在内所有杰威尔音乐公司艺人的歌曲。
在版权授权到期之后的七小时,网易云音乐并未暂停版权的使用,不仅延期销售,还将全部200首歌曲打包成“付费数字音乐合集”售卖并向全部用户推送付费购买通道。
对于此次事件,双方各执一词,一个固守1%的版权死死不放,另一个为了争夺版权苦苦纠缠。
事实上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在版权问题上已打了多年,用户在一个音乐APP里尽情畅游的意愿,现在看来还有些乌托邦。
亟待IPO的腾讯音乐
4月5日上午,腾讯发布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声明 呼吁行业维护数字音乐版权环境》的推文,在文章中,沉默多时的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对前几天闹得风风雨雨的“周杰伦下架事件”进行了正式回应和说明,声明中,腾讯音乐方面指出了未能与网易云音乐达成转授权续约的缘由,即“合作期间屡次发生侵权及超出授权范围使用行为”;另企服快车面也透露了再次达成转授权的可能条件,即“网易云作出整改后,才会恢复转授权洽谈”。
事实上就在腾讯音乐发布声明的前两天,全球最大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于美国时间4月3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当天,Spotify股价收报149.01美元,涨幅高达12.89%,市值达265亿美元,这可能是导致腾讯发布声明的一大诱因。
根据《财经》杂志报道,腾讯音乐打算2018年上市,正在进行一轮 10 亿美元的股权转让,按照本次股权转让的对价计算,腾讯音乐估值达 230 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4 个多月前,流媒体公司 Spotify 称宣布斥资 9.1 亿欧元(11 亿美元)收购腾讯音乐 9%的股份,这意味着当时腾讯音乐估值才 123 亿美元,4 个月时间内估值竟然增长了 2 倍。
此时腾讯通过版权来向资本市场秀肌肉,其实也是在为上市做准备,通过维护版权向外界展示自己在音乐版权上的绝对优势,让资本市场感觉到主动权依然握在腾讯手里。
虽然腾讯音乐旗下三大平台QQ音乐、酷狗和酷我的版权音乐在整体版权音乐中占比均达到90%以上。
在音乐市场拥有绝对优势,但是烧钱买版权终归不是长远之计,花天价买来的版权虽然可以通过代理分销来消除一部分成本。
问题是,腾讯音乐的地位却并没有那么稳固,快速崛起的网易云音乐,紧跟其后的虾米音乐,可能都让腾讯感受到威胁。
特别是网易云音乐的快速崛起,让腾讯倍感压力。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对于腾讯而言,辛苦构筑起的版权围城,如今已成了抑制竞争对手的杀手锏。
毕竟网易云音乐快速的崛起,让腾讯、阿里都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
如果腾讯一旦放开版权,势必会造成一定的用户流失。
网易云音乐如今坐拥4亿用户量,在经常被版权绊脚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用户增长率,可见其发展之凶猛,如果能有更多版权的加持,可以想象,网易云音乐这头小怪兽将对腾讯和阿里带来不小的压力。
毕竟,腾讯音乐这几年除了“买买买‘,大肆收购版权外,在产品体验和营销策略上并无太多优势。
虽说网易云音乐的营销套路可以复制,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提高用户的粘性,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
吃相难看的网易云音乐
短短4年时间,网易云音乐用户数已破4亿,从2013年网易云音乐上线,通过自己独特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方式,一跃成为如今音乐APP中的小怪兽。
不得不承认网易云音乐在营销策略上的确很走心。
事实上,网易云音乐的确走出了一条与腾讯系、阿里系音乐不同的路线,即强化其社区评论与营销上的优势,依赖歌曲评论,带动了音乐社区的属性,从“歌词地铁”到“歌词矿泉水”,网易云音乐的营销都能引起较大范围的刷屏级的传播和关注。
不过,走心并不能掩盖缺少主流音乐版权的尴尬,在明知版权即将到期,未取得版权的续约权的情况下,仍向用户兜售《周杰伦热门歌曲合辑》的数字音乐专辑,且支持以每首2元的价格单曲购买,在外界看来企服快车版权到期趁火打劫的嫌疑。
这次下架看起来似乎更像《半兽人》事件的余韵。
此前,网易云音乐曾在没有版权的情况下就擅自销售《偶像练习生》选手翻唱的周杰伦歌曲《半兽人》,严重侵犯了周杰伦所在公司杰威尔音乐的版权。
当时版权方与QQ音乐就已经表示不满,不再续约。
在笔者看来,网易云音乐快速扩展留下的版权黑洞亟待通过外部购买填补。
但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过于依赖营销却忽视了尽早在版权上的布局,这也导致被握有大量热门版权的腾讯、阿里时常牵制。
如今的网易云音乐更像是在高空中走钢丝,时刻都有被人拉下来的窘境。
版权互授是大势所趋,用一个APP听音乐仍为时尚早
自2017年9月国家版权有关部门发出“推动网络音乐产业繁荣发展”倡导以来,在线音乐平台之间的版权互授合作成为大势所趋。
今年2月9日国家版权局推动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达成版权合作,截至目前腾讯、阿里与网易旗下在线音乐平台之间已经相互达成版权合作。
这意味腾讯、阿里、网易三大在线音乐巨头之间的版权之争告一段落。
按理说,在经过版权局的推动,音乐行业的版权规则也越发明朗,唱片公司与互联网平台签署版权合约、以及后续的版权分销规则逐步明确之后,音乐行业整体发展趋于和谐。
没有版权壁垒后,各家应该是修炼内功,拼原创资源、拼用户体验、拼商业模式的时候,但现在看来还为时尚早。
其实,相互授权也要看双方资源是否均等。
像腾讯与阿里在版权上实力相当,腾讯音乐集团拿出独家代理的环球、华纳、索尼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与YG娱乐、杰威尔音乐;阿里音乐拿出的是滚石、华研、相信、寰亚等音乐版权。
双方都拿出独家的版权进行互相授权。
相比于腾讯、阿里这些老大哥们,网易在版权曲库上面就显得捉襟见肘,由于在发展之初就严重偏科,在版权数量上与腾讯、阿里相差太大,基本没有多少热门版权来与双方进行互换。
虽然网易也曾多次公开表示不差钱,但根据媒体透露,去年腾讯购买环球音乐的录音版权独家代理权,就耗资3亿美元以上。
去年4月网易云音乐的A轮融资只有7.5亿元人民币。
用钱买版权需要考虑到双方的心理价位。
腾讯要的高了,网易不乐意,网易出得低了腾讯也不情愿,所以用钱买版权这条路似乎也不太好走。
在国家版权局的协调下,相互转授权的音乐作品达到各自独家版权数量的99%以上。
但剩下1%的版权看似不多,却基本可以将当下最火的热门歌曲全部纳入其中。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80%的资源可能被20%的人掌握着。
在音乐市场,可以说99%的热门歌曲基本都在那1%的版权中。
而最近网易被下架的周杰伦热门歌曲只是这1%的极小一部分。
事实上,头部内容都是平台竞争的重点,特别是在互授的情况下,头部内容会更加聚焦。
腾讯音乐和网易云音乐都声称自己的曲库超过 1000 万首,但大部分用户实际使用的规模仅为 3 万~ 5 万首。
而各平台未开放的1%曲库据估计有接近200 万首歌曲,这些内容才是真正圈住用户的精华。
如今看来,目前国内音乐平台三大巨头两两交叉授权的局势,并不能意味着音乐版权战争的终结,政策的出台显然不能平衡各方的利益分配问题, 现在谈音乐版权战争的结束为时尚早,用户用一个APP听音乐还需时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