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气温跟着骤升,防晒用品的热度也随着气温一路上扬。除了防晒霜、防晒喷雾之外,防晒衣、防晒帽、冰丝袖套、防晒口罩等“物理防晒”装备在近期卖得火爆。
尤其是防晒衣,品牌众多,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不过,虽然防晒衣均主打“黑科技”防晒,但从防晒服的诸多项专利中,却超半数均为外观设计专利。
根据某电商数据分析平台的数据显示,2023年5月,防晒衣的零售额超6亿元,环比增长111.95%,同比增长351.15%;零售量超过400万,环比增长122.04%,同比增长138.35%。Top20品牌中,蕉下、骆驼、MOLYVIVI、SUPIELD、吉普等品牌的零售额环比增长100%。
在今年618预售期间,天猫户外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218.8%,销量增速达293.9%;户外服饰行业预售top10商品中,冠亚军都是防晒服。在抖音公布的服饰类618TOP15好物直播间榜单中,榜首的防晒衣销售量超过30万件。
随着销量的增长,近年来入局的品牌也越来越多。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现存“防晒服饰”相关企业近300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以7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安徽、浙江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60余家以及30余家;
从成立时间来看;
56.7%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5.3%。
价格差10倍不止 防晒衣专利多为外观
如今防晒衣品牌众多,样式众多,价格也是高低不等,甚至相差甚远。鹿岛店内,一件短款防晒衣仅售79.9元,而波司登一件UPF值100+的防晒服却售价1119元。
其实,防晒单品价差较大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品牌溢价、材质、工艺、设计等因素。一些高端品牌可能采用更贵的材质、更复杂的工艺、更高水平的设计师,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成本增加,从而提高产品价格。
比如除了基本的UPF值均在50+以上,还有品牌推出“TiO2防晒因子” “湿态防晒科技” “皮肤表面微气候”等概念。在波司登店内,“洗了百次还能防晒”的广告牌则摆放在显眼位置。
这些都是决定价格高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天眼查专利数据显示,与“防晒”相关专利共计超7,000件;其中,“防晒衣”申请专利310余项,从专利类型来看;
62.5%的专利属于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占比27.9%。
以防晒材料创新为主的专利有2条。浙江鹏越纺织有限公司2016年获取的一项专利为,由防晒尼龙纤维制成的防晒衣,具有较好的防紫外线功能,同时经过多次洗涤,仍具有较好防紫外线效果;武汉纺织大学2023年4月获取的一项防晒衣专利内容为,将某一复合材料乳液用于防晒衣,防晒衣经过整理后,UPF值可达68以上。而且经过10次洗涤后,UPF值没有明显下降。
如此看来,虽然防晒衣赛道内竞争趋于白热化,但防晒衣的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焦下等老牌户外品牌仍然是防晒单品市场中的领头羊,通过提供的产品表现以及品牌知名度占据市场优势。但是,对于防晒单品市场新进品牌来说,他们需要选择一个明确而独特的定位,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科学合理布局专利,并打造长期坚持和落实的品牌传播策略。只有在打造出权威性、专业性、多元化产品的同时,注重营销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才有可能在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胜利。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