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服文化的普及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为防止出现盗版仿版现象,从3月份开业至今,我们公司已吸纳7位专业汉服设计师,专门从事原创汉服设计,为当地汉服企业设计了百余款原创汉服,并及时通过版证通——曹县服装专版平台进行版权登记,保证我们汉服企业的产品自主权,避免了企业的版权纠纷。”日前,山河锦绣汉服设计馆总经理陈龙说。
据了解,曹县专门研发“曹县汉服”app,入驻企业4000余家、设计师1500余人,实现需求发布、线上选品、版权资源交易一体化推进;同时引进社会第三方版证通(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版证通——曹县服装专版平台,为汉服品牌提供原创设计快速确权、版权交易和免费维权等全方位服务。
民间文艺版权保护效应和创新转化成效正在显现,曹县的汉服文化,正发展成为知名度越来越大的民间工艺品牌。
今年一季度,曹县汉服销售额达到19.8亿元,其中,马面裙网络销售额为8.87亿元。
“我们去年入驻e裳小镇·曹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在快手平台直播带货,目前线上销售2万多单,不到一年,销售额达500余万元。”曹县辰霏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升说,“现在我们厂里已经没有现货,全部为预售。”
为加强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曹县主动对接“山东手造”重点企业和13家非遗工坊,建立非遗服务站,及时对创意产品进行版权登记,将创意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非遗“出圈”。
2023年以来,全县通过“山东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共上传登记作品达到10903件,其中书法美术类作品347件、工艺类作品1372件,摄影类作品6228件。
其中,曹县木雕工艺品确权100余件、草柳编工艺品确权5000余件。
曹县的做法是一个缩影。
2023年,菏泽市成功入选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
以此为契机,菏泽市深入探索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的方法,印发《菏泽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方案》,成立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文化和旅游局等13家单位为成员的菏泽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专班。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民间文艺版权资源普查,筛选确定保护价值较大项目100余个、民间艺人300余人,民间文艺企业、工作室50余家。
进一步完善政府版权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市、县、乡三级版权作品登记服务网络体系,新建版权服务站点60余个。
2023年,全市版权作品终审通过8.89万件,是2022年的10.31倍。
谈起民间文艺版权的保护,菏泽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科深有感触:“摄影家的版权被侵权的事情时有发生,面临维权难的问题。
去年以来,我们组织摄影家积极申请版权作品登记;同时,在菏泽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我们正在组建共享图片库,用图单位有偿下载使用,以激活图片的版权价值。”
菏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彦锋介绍,民间艺人,年龄普遍较大,版权保护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申请版权作品登记。
这种情况下,菏泽的三级版权作品登记服务网络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菏泽市以乡镇文化站位依托,摸清民间工艺创作的类别、数量、创作时间等,集中时间帮助民间艺人申请版权作品登记。
同时,注重在在保护中传承发展。
民间艺人王锡金90多岁,他掌握的曹县江米人制作技艺后继无人。
菏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介绍热爱民间艺术的年轻人刘彦中拜他为师,刘彦中守正创新,制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去年,曹县江米人作为中国面塑类非遗唯一代表,首次在法国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4件“曹县江米人”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