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但在全球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竞争中,文化贸易逆差和弱势格局依然没从根本上改观。
为什么中国文化产业难以真正做大做强?在全世界难以推出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作为文化资源大国,我们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何在?业界普遍认为是文化创意创新不足。
文化产业作为创意经济、版权经济的核心部分,最重要的驱动力就是文化创意创新。
而激励文化创意创新的基础和环境是保护知识产权。
令人振奋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近来一系列版权维护和打击盗版侵权的新闻引发关注,尤其是对网络视频侵权的处罚令人瞩目。
2013年12月30日,国家版权局通报了以百度和快播盗版为首的十大网络侵权案件,称百度和快播构成盗版事实,对二者各予以25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并责令其停止侵权行为。
处理百度和快播盗版案是政府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的成果之一,通过对百度影音、快播两款播放器的核心技术、产业链条等进行的多角度定位分析和调查表明,百度和快播通过播放器向公众提供定向搜索、定向链接服务,直接定向搜索、链接到大量盗版网站,具有主观过错,构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且同时损害公众利益。
在网络文化产业领域,上千家盗版视频小网站已形成一个庞大盗版视频产业链。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参照美国市场影视剧产业收入构成推算,百度、快播为主的盗版每年导致中国影视产业损失近800亿元,其盗版行为对整个文化产业链其他环节,以及对文化产业创作、投资积极性的打击更是难以估算。
国家版权局的行政处罚表明了政府清除网络盗版视频的决心,这将激励文化产业从业者创造出更多优秀产品。
为维护版权打击盗版,中国成立了一系列著作权保护协会,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音像著作权协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中国影像著作权协会等,但因知识产权侵权的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却较高,且维权难度较大,版权保护不容乐观。
美国没有文化部,主要靠立法和市场的力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美国政府在1976年《版权法》基础上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如1998年颁布《版权保护期限延长法》,把自然人的版权期限和公司的版权期限分别延长至70年和95年。
同年,美国还颁布了《数字千年版权法》,首次对网络媒体内容的侵权问题作出系统规定,有效维护了软件、音乐作品生产商的利益。
2000年,美国政府出台了《防止数字化侵权及强化版权赔偿法》,该法提高了针对侵犯作品版权行为的民事惩罚力度,为包括计算机软件在内的创造性作品的版权筑起保护墙。
2005年颁布《家庭娱乐和版权法》,规定只要共享文件夹中存储了未发行的电影、软件或者音乐文件就可受到罚款和最多三年监禁的惩罚。
在国际版权领域,美国的法规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唱片条约》等。
文化产业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对文化创意和创作的版权保护。
以音乐著作权为例,在美日韩等国,音乐内容方至少可以拿到总收益的70%,而我们的词曲作者和唱片公司可能连10%都拿不到。
文字著作权的保护同样遭遇困境。
现在,数字出版的产值和增幅都远远超过传统出版,使得数字化语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越发凸显。
同样面临唱片业的衰落,美国的音乐产业却稳健增长,是因为数字音乐等其他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弥补了唱片需求的下降。
在中国,很多人不认为翻唱、改编词曲、免费下载是一种侵权,也不认为它对原作者的名誉会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害,甚至认为一些利益方之所以打维权官司,是为了博出名。
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复制,更需要创新。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创意创新,只有在创意创新驱动下,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才能不断延伸和拓展,而这恰恰需要法律保护,否则产业就会失去动力,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创新力,文化发展就会失去原创力,社会发展就会失去活力。
原创得不到版权保护,创新就会失去动力,专注文化创意和创新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民族文化的原创力就会越来越弱。
数字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要靠文化艺术内容的创意和创新来驱动,如果没有内容的支撑和不断创新,再好的传播平台和渠道,以及便捷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都不可能带来巨量增长的使用和消费。
创意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艺术的原创力。
文化艺术的创意创新之本,是对人才和权益的保护。
版权保护关乎民族文化生长的根基和文化身份认同。
只有从保护文化艺术人才的著作权做起,不断健全完善的版权法律保护体系,不断营造尊重版权的社会环境,文化的原创力才能得到保护,文化强国建设才会有切实的支撑点。
哪些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只需承担民事责任?
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的;
(二)将他人软件作为自己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三)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自己单独完成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四)在他人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软件上的署名的;
(五)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的;
(六)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
1、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发表或者登记其软件的;
2、将他人软件作为自己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3、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开发的软件作为自己单独完成的软件发表或者登记的;
4、在他人软件上署名或者更改他人软件上的署名的;
5、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修改、翻译其软件的;
6、其他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
版权登记之前查询是否侵权,这是很多版权作者申请的时候,总会考虑是否存在已有版权侵权的事项,对此,下面就由为各位讲讲关于版权登记前是否侵权的判定!
一、版权登记前不能被侵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规定。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第1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在进行版权保护登记之前的话,对方是可以进行侵权的,只是说会承担侵权的责任,哪怕是版权登记之后,对方也可以进行侵权,只是说这个责任应当由侵权方进行承担而已,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相关律师。
二、版权登记侵权内容以下是关于版权侵犯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