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又叫全球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分属不同国家,他们通过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或独立网站电商平台达成交易,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
先以阿里巴巴、敦煌网为代表的B2B经历过一轮迅猛发展,接着是例如亚马逊等外贸B2C势力的崛起,其他类型的电商也不断跟进。
跨境电子商务中存在三大法律之“坑”:逃避商检、侵犯知识产权及逃税。
随着中国企业的产业升级,完全的假冒产品已经逐渐消失,商标侵权现象也逐渐减少,由于专利维权的力度最大,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商开始利用专利权打击国内的跨境电商。
随着国内跨境电商的商标意识逐渐增强,不久之后,专利这个“坑”将会是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主要的陷阱。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大多是国外买家采取大批量订货的方式完成,进口商通常在进口商品之前会聘请知识产权律师进行知识产权评估和把关,即使国内出口商没有过多关注知识产权问题,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很大的知识产权风险。
然而,在跨境电子商务的场景下,卖家以中小企业为主,甚至很多自然人,他们往往缺乏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常识,而国外买家也是以中小企业和自然人为主,因此,知识产权风险便浮出水面。
目前,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成了电子商务的主要问题。
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中国商家的国际形象和跨境电商产业的长期发展。
,近年来,各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鼓励着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的发展。
但这种迅速崛起的商业模式,本身存在的漏洞也在不断被放大,跨境电商出口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市场危机。
不少业内卖家头疼的专利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各国及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知识产权保护、物流、融资、交易信用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
早在几年前,多家美国婚纱企业就曾经联合控告中国卖家在跨境平台上零售的婚纱侵权,当时一度将中国跨境电商婚纱行业打到谷底,甚至第三方平台都束手无策,只能以下架方式处理。
义乌、杭州、广州、深圳、上海、江苏、河南等地的卖家均“中招”。
事件的起因就是美国的商标专利持有人通过律师事务所,借助PayPal 支付工具对中国卖家进行大规模的“撒网捕鱼”,最后凡是跟售假有关的跨境电商卖家均被冻结了PayPal 账户中的资金。
跨境电子商务中像婚纱、礼服、饰品、工艺品等这些产品,在销售中主要依靠款式取胜,所以很容易产生外观设计专利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随着中国出口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整个行业所面临的监管和知识产权风险也会加剧。
众所周知,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各项标准体系进行了完善和更新,此举使得跨境电商出口产业面临的压力大大增加,也势必引起跨境电商出口买家对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品牌化发展等问题的重视。
当前中国卖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市场。
也偏偏是法律体制较为完善的地方,因此卖家面临的侵权风险会比较高。
在传统外贸的背景下,制造企业大部分都做来料加工,具有品牌设计意识的并不多,而且工厂接触不到最终用户,更加接触不到境外用户。
互联网贸易环境造就了产品升级换代。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内的卖家,大部分都是采销型卖家,他们主打的中国品牌,让全球各地的消费者了解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制造,也正在助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其实,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中国的品牌在国内名气大小没太大区别,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只要质量过硬,就能得到认可。
在大部分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中,专利与商标相类似,“许诺销售”亦是侵权行为。
据了解,很多跨境电商开始并不会大量进货,毕竟拿到订单之后再进货也不迟。
很多国外律师就会利用这一情况实现“陷阱取证”,具体过程如下。
国外负责陷阱取证的律师通过在线沟通的方式询问跨境,电商是否销售某件侵权产品,跨境电商为了获取订单,会承诺可以销售,并给出报价。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境外法院就会认为跨境电商已经从事了“许诺销售”行为,从而认定构成专利侵权行为。
如果跨境电商没有能够作出有效的应诉,则可能会被冻结境外账户直至清零。
因此,跨境电商应当谨慎对待询价沟通,如果希望销售某一款产品,应当自行或聘请律师做一下简单的侵权评估。
在这里,跨境电商老板需要知道的是,在大部分的国家都有这样的规定,即如果在销售之前曾咨询当地律师出具不侵权的评估报告,则以后即使被当地法院认定为构成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的专利侵权,也会基于之前的善意而大幅度降低赔偿金额。
在日常的咨询中,经常有跨境电商询问有没有办法可以有效地阻止同行的跟卖行为。
毕竟,通过各种引流的手段(包括付费方式和免费方式)将自己的产品推到首页,刚刚有了一定的利润,如果允许大量卖家一拥而上,则自己的利润很快会被摊薄。
我们一般会教他们两招:商标和专利。
对于商标保护的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期内阻止其他卖家采用相同的商标进行销售,但是时间一长,其他卖家就会认识到只要换个牌子就可以销售相同的产品了。
从这点来看,商标的保护力度的确是非常有限的。
而对于专利保护的方式,则保护力度会大很多。
例如,只要花费几千元的费用申请一个外观设计专利,只要其他卖家销售的产品从外观上看有80%的相似度,就可以通过向例如亚马逊这样的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投诉,就可以很快让其他同类产品下架,无论他们销售的产品用的是什么品牌。
而对于独立网站电商而言,根据执业经验,往往简单地通过发送警告函就会让95%的跟卖卖家第一时间将涉嫌侵权产品下架,另外5%的跨卖卖家则会在收到法院传票后立即将涉嫌侵权产品下架,并承诺不再销售。
当然,如果有一定的产品设计能力,那通过外观设计专利阻止跟卖的效果就会更好。
其实,不只是跨境电商,国内电商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很严重,与跨境电商的情况类似,同质化跟卖的情况非常严重。
2015年年初北京洛可可公司自行研发、设计、生产的第一款“快速变温水杯”,又称“55度杯”,不管放到杯中的温度是高是低,只要倒人55度杯中,很快水温会变为55摄氏度,瞬间因其独特功能在网络走红,成了各大电商的新宠。
虽然水杯298元到300多元的售价远远高于市场上大部分的55保温杯,但是其神奇的效果,依然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甚至出现“10分钟售罄”、“货源不足”这样的局面。
很快,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便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产品,价格仅为十分之一。
幸运的是,在产品正式销售之前,洛可可公司接受笔者的建议,围绕55度杯申请了多项专利,从不同角度对产品进行了专利保护。
发现大量仿冒产品之后,迅速对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并帮助洛可可公司向淘宝平台进行投诉,同时向百度公司发送律师函,要求其删除跟卖链接,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局势,使得正品继续得以大卖。
这就是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专利保护的力量。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