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政策及实践案例,营业执照跨省通办已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但具体操作需结合企业类型和经营模式。以下是关键信息总结:

一、跨省通办政策依据

国家层面支持

自“放管服”改革推进以来,多地已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受理和全国通办,企业可通过“多地一照”制度在多个经营地点使用同一营业执照。国家工商总局明确,企业法人以自身名义在异地从事非设点经营活动时,无需额外办理营业执照。

区域合作案例

川渝地区:四川泸州与重庆荣昌等地通过“川渝通办”机制,实现营业执照跨省申请、属地审批和邮寄送达。

皖豫合作:安徽临泉与河南息县签署协议,企业可通过线上申报、异地发证完成跨省办理;阜南县与河南淮滨县也推出“远程帮办”,1小时内完成执照申领。

长三角地区:安徽广德与郎溪通过“跨域通办”实现材料异地受理、属地审核]。

二、适用情形与办理方式

无需另办执照的情形企业法人以自身名义在异地开展非设点经营活动(如临时性业务、线上经营等)。

通过“全程网办”模式线上提交材料,属地审核后邮寄执照。

需办理分公司执照的情形

若企业在异地设固定经营场所(如分店、办事处),需向当地登记机关申请分公司营业执照。未合规设立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责令停业或罚款]。

三、办理流程与材料

通用流程确认经营地点和属地政策。

准备材料: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租赁合同或产权文件)、章程修正案等。

通过政务平台提交申请或委托异地窗口代办]。

特殊情形个体工商户迁移地址需重新注册。

外资企业需符合行业准入和注册资本要求]。

四、注意事项

合规风险

擅自跨省设点经营可能被认定为无照经营,面临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最高3万元)等处罚]。

政策差异

各地对材料要求、审批时限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综上,营业执照跨省通办已具备政策支持和实践基础,但需根据经营模式选择合规路径。建议优先通过政务平台查询属地通办事项清单,或委托专业机构协助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