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大型工业生产设备还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机械里,润滑油的身影无处不在,其发挥着减震、密封的作用,被称为机械的“血液”。
在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当下,润滑油行业产生了一些知识产权纠纷。
日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四川高院)就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下称博世公司)与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博世中国公司)提起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被告侵权行为成立,维持了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成都中院)作出的二公司获赔经济损失300万元的一审判决。
“博世”商标引发纠纷
博世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电气设备、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精密机械和光学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
1999年1月,博世中国公司成立,之后作为股东在苏州、长沙、成都等地陆续成立了汽车部件关联公司。
博世公司自1997年开始在工业用油、润滑油、汽车部件等多个商品类别上陆续注册了“BOSCH”“博世”文字及图系列商标(以下统称涉案商标)。
之后,博世公司授权博世中国公司使用涉案商标。
经过博世公司及博世中国公司的持续经营,涉案商标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四川博世新创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博世新创公司)成立于2016年,经营范围包括销售润滑油、五金机电、汽车配件。
该公司成立时股东为郑某、孙某,2021年变更为雷某、孙某。
成都一路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一路行公司)成立于2013年,法定代表人为雷某,经营范围同样包括销售润滑油、五金交电、汽车及零配件等。
成都迈斯拓新能源润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迈斯拓公司)成立于2012年,经营范围为润滑油脂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
2016年至2020年,一路行公司提交申请注册多件“博世新创”“博世”“博世振羽”“BOSCHX”等商标,商品类别包括第1类、第4类、第7类、第9类、第35类,但均未获准注册或已被宣告商标无效。
博世公司及博世中国公司发现,有润滑油销售店铺及网络平台上销售的润滑油、防冻液等产品上标有与涉案商标近似的标识,并写有“博世新创”“博世振羽”字样,部分被控侵权产品包装载明“制造商:
博世新创公司”“迈斯拓新能源润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授权灌装”。原告遂将博世新创公司、一路行公司、迈斯拓公司以及郑某、孙某诉至成都中院,要求五名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共计358万元。
五名被告对此并不认可,其中,迈斯拓公司主张其并非被控侵权产品生产商,系一路行公司冒用其名称,其未实施侵权行为。
明确代工企业责任
成都中院经审理认为,被控侵权产品上印制“博世新创”“博世振羽”等字样以及郑某、孙某在其成立的销售场所使用相关标识的行为属于商标性使用,被控侵权产品与涉案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类别构成相同或类似。
鉴于二者处于同一市场,涉案商标本身具有较高知名度,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容易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构成商标侵权。
成都中院还认为,涉案商标早在20世纪90年代获准注册,经过博世公司、博世中国公司的长期经营,“博世”品牌在其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博世新创公司于2016年登记注册,作为同领域竞争者,其将“博世”作为自己企业字号的一部分登记注册并在经营活动中使用,即使博世新创公司在经营活动中规范使用其企业名称,依然会造成市场主体混淆,故博世新创公司应当停止使用其企业名称。
综合考虑涉案商标知名度、侵权主观故意、销售规模等因素,成都中院一审判决博世新创公司、一路行公司、郑某、孙某共同赔偿博世公司、博世中国公司300万元,迈斯拓公司在15万元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博世新创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含有“博世”字样的企业名称。
一审判决作出后,五名被告表示不服,上诉至四川高院。
二审过程中,迈斯拓公司主张,其仅是受托生产润滑油,生产的润滑油出厂未附商标,在被控侵权产品包装上标示迈斯拓公司名称并未得到其授权,且迈斯拓公司并未参与商标的制作和粘附过程,不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四川高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举证被控侵权产品上载明的信息,完成了对于迈斯拓公司系被控侵权产品的生产者的初步举证责任。
即便被告之间存在委托关系,迈斯拓公司作为被控侵权产品的共同生产制造者,亦属责任承担主体,且对于对外侵权责任而言,即使双方有约定,亦不能对抗第三方。
在此情况下,被控侵权产品上记载的信息,可用于初步证明产品制造者,符合保护信赖利益、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基本原则。
故四川高院终审判决驳回了五名被告的上诉请求。
审慎经营方能长远
随着经济发展和分工细化,代加工的商业合作模式成为贸易常态,代加工业务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进作用,但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也如影随形。
北京市通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卢鑫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游委托方构成知识产权侵权的情形下,代工厂往往需要承担共同侵权责任。
实践中,代工厂通常会以“自身仅接受委托生产产品,未实施侵权行为”“代工合同特别约定若出现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责任由委托方承担”等理由进行抗辩。
然而,判断代工厂是否需要承担责任需要具体区分,该案中迈斯拓公司作为代工厂,却曾经申请注册过同涉案商标近似的商标,其情形显然属于明知,理应对相应的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
针对代工厂非明知的情形,法院则会从代工厂是否审查过委托方的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名度、代工厂规模和经验等方面考察代工厂是否尽到必要注意义务。
“该案裁判凸显了我国对于知识产权强保护的态度,有效震慑了潜在违法行为,对于引导代工厂良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引作用。
在知识产权日渐被重视的今天,粗放管理的代工厂势必要被逐渐淘汰,低端加工势必要转换为高端制造。
毋庸置疑,站在转型十字路口的代工厂,若要突出重围,需要充分秉承诚实信用原则,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企服快车面,主动就代工产品的知识产权进行审查,事前要求委托方出具相应的知识产权证明文书,并对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进行核查;
另企服快车面,代工厂应当在代工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瑕疵担保条款,虽然该条款不能对外免除责任,但可以依据相关约定对委托方进行追偿。”卢鑫建议。
(本报记者 赵振廷)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博世”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终审有果——代工有风险 侵权要担责)
(编辑:晏如 责任编辑:吕可珂 审校:崔静思)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