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1.97万户,一个释放热情的数字——今年前10个月,我国日均新登记注册企业1.97万户,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增长。
加上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国日均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为6.42万户。
目前,全国实有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2亿户。
【见闻】回想起自己身在安徽就登记注册成功了一家设在苏州的公司,苏州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人孙燕至今仍直呼“真没想到,太方便了”。
“我和商业伙伴在苏州有一处闲置场所,但前期我们都不在苏州,本来计划专门安排时间去苏州办理登记,结果我在安徽登录安徽政务服务网时,发现了‘长三角一网通办’的标签。”孙燕说,看到“江浙沪皖通办”的字样,她感觉这事有戏。
从安徽政务服务网的“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进入“全程网上办”门类下的“内资有限公司设立”界面,依次点击江苏、苏州后,在“江苏省企业开办全链通”页面,按照全链通指引,5月20日,孙燕顺利完成了公司设立,并在手机上下载了电子营业执照,不用提供任何纸质材料,所有人员和法人股东的签字、盖章都通过江苏市场监管App、电子执照小程序以电子签名的方式实现。
就这样,孙燕拿到第一张线上跨省办理、第一张“长三角一网通办”电子营业执照,她还凭借电子执照通过全链通进行了刻章、开户预约和办税等事项的办理。
感受到企业登记注册方便快捷的并非孙燕一人。
每天,朝夕更替之间,在中国这片投资热土,有近两万户企业诞生。
数字背后,是我国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不断深化,“最多跑一次”“全网通办”等在各地落地,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像“网购”一样方便成为日常,企业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一般经营项目的便利化程度有了很大改善。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中国营商环境总体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上一年提升15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第27位。
数字背后,是创业创新热情的不断释放——企业登记注册越来越便利,市场准入门槛越来越低,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越来越完善,减税降费等政策“红包”越来越多,企业经营负担越来越小,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创业创新热情被点燃,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的意愿日益增强。
新设市场主体的持续大量涌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对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背后,是经济发展新动能的不断注入——新设企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一大亮点,产业升级动能持续积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正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哪里投资环境好,哪里就是投资的热土。
当前,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达到1.97万户,这充分展现了我国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取得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
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认缴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企业年检改年报等举措落地,大批行政许可事项被清理、取消、压减,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有效激发了大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和市场主体的活力,激活了市场的“一池春水”。
同时,新登记注册企业呈现出的高新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也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强大动力。
当然,在企业设立后,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其实现持续发展更加重要。
在这一点上,不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将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的未来更加可期。
尤其是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一条例重点针对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以市场主体的感受为标准,将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保护市场主体的权益。
相信这些举措可以让企业能更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