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是看不见的软件,但是它的影响力又无处不在,它深深地贯穿于企业各个环节.做得好的企业必然有着好的企业文化,反之,做得不好的企业,必然存在与之对应的滥文化.企业文化这种影响力源于什么地方?不同的论述有不同的说法,但引用得最多的是创始人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创始人文化.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经济的发展,消费趋势的变化,创始人文化也许不再适合于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企业文化就得要进行一定的修正和补充.创始人文化在一定阶段引导企业走向正轨,并播下良性、持续发展的种子,但企业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心血的凝聚.所以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沿着创始人正确的想法,融入自己的思想,形成共同的理想,持有相同的观念,不断修正、完善的一种处事态度,即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价值观,行为意识,它是由内到外,是企业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对顾客的态度等问题的基本观念以及行为准则.
我们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判断这个人素养及身份,同样,我们通过一个公司员工的行为模式,就能判断出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反映在员工身上,就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员工好的言谈举止和工作态度,就说明这家企业的文化渗透做得好,反之,则说明这家企业所谓的企业文化都是口号、标语.企业文化是从内到外,从企业核心层逐级向下推进,最终整个企业团队形成一致的想法、观念,并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但是,国内很多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走的却是"从外到内"的错误路线,即从外部形象、员工行为开始建设,在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上下工夫,却触及不到企业文化的核心.很多企业领导人认为,企业名称、产品、形象、宣传物料等是直接接触消费者,只要在这方面做足文章,就是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其实,企业外在形象的东西,谓之为形象层,即物质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从企业文化本质来说,它是企业文化最表层的东西,与企业文化核心相差甚远,如果与企业文化核心结合不好,在消费者心中会造成极大的反差,而有损于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我们经常看到电视和一些宣传品上大红鹰的形象广告,其宣传画面很唯美,口号也很煽情———大红鹰,胜利之鹰.它表达的是追求一种胜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还是什么,它与企业属性有什么关系?我们不懂.这种传播,与企业核心是两张皮,企业文化是一套做法,宣传的又是一套说法,无法全面阐述企业核心的东西,自然无法积累企业的品牌商标资产,只是大量浪费了企业的银子.随着市场的完善,竞争的加剧,很多企业认识到,只在外在形象上下工夫,往往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于是从形象上过渡到企业行为上,诸如准时向客户提交保质保量的产品,对客户服务热情周到,保证企业组织内沟通顺畅与融洽等.这种层面就比较贴近企业文化核心,但是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这种行为是不是真正按照既定的企业文化核心执行,形式虽然做到了,但是不是团队发自内心的,是不是企业文化核心行为的真实表达?
很多企业也意识到,要团队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纯靠热情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任何行为的背后都得有企业制度作支撑,热情周到的服务有一定的制度标准,保质保量的产品也有一定制度要求,员工要在一定的准则下完成自己分内的职责和工作.有这样的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执行的一致性和规范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企业文化第三个层次———企业制度文化.但是,这种制度的建设,虽然保证了行为的规范,但是,团队在制度下有没有思考性、协作性、主观能动性,有没有创造力,有没有强烈的工作欲望?如果制度抹杀了团队的思考力、协作力、创造力,我们就要检讨制度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了.有的企业在解决团队思考力、协作力、创造力问题的方式上,采取的是提出一个组织理念,即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希望团队在这种理念下,去遵循共同价值理念所倡导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为客户创造价值.诚然,这种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企业在确立基本理念的时候,没有弄清楚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真正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所在,于是,企业文化在制定和确立的时候,就犯了普遍性、失质性、空洞性的错误,模仿性、随意性的成分比较大,见别人说诚信经营、以人为本,就照搬过来用,最后企业文化就成了口号,空洞的文字游戏,挂之墙上而不见其效,与所构建的制度体系以及对员工行为要求脱钩,变成形式上的东西,因为虚,所以无法落地,久而久之,则成了摆设,企业文化就成了一张纸.企业的运营是按照惯性在进行,而不是依靠企业文化核心在驱动.我们的很多企业,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怎样才能避免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行为模式、团队意识观念是两张皮的难题?我们上述企业错误的企业文化建设顺序是从形象—行为—制度—价值观,而正确的建设顺序则为价值观—制度—行为—形象.企业文化建设从价值观着手,制定和确立能够影响人、熏陶人、改善人的价值理念,通过制度系统对价值观进行规范,并要求团队身体力行,就可以使团队发自内心地认同企业文化,自发地将这种文化形成观念、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模式.只要员工真正融入这种文化,将这种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我们还会担心企业的形象和员工的行为吗?员工会处处照顾好顾客,员工会处处为企业着想.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健全的企业文化,就无法孵化出品牌商标.试想,如果我们的员工与公司没有一致的价值观,天天在得罪顾客,每天谋划着中饱私囊,这样的团队能建立品牌商标吗?如果海尔没有"真诚到永远"的企业文化,那么就不可能从三星、索尼等众多强势对手中杀出一条血路,确立自己的市场地位,成就高达801亿元的品牌商标价值;如果惠普没有"尊重和关心每个员工"的核心理念,惠普就不可能成就PC领域的霸主地位;如果波音没有"领导航空工业,永为先驱"核心理念,就无法确立行业领先优势,成为飞机制造的强势品牌商标.
我们今天谈论品牌商标,更多的品牌商标专家只是局限于品牌商标领域去分析,而没有更多从企业文化去找根,品牌商标深植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品牌商标茁壮成长的土壤,没有完善的企业文化系统,再怎么好的产品也走不出发展的困局.孔府家酒、三株口服液、太阳神等知名或不知名的企业,都走向了陨落的命运.一将功成万骨枯,踩着前人的教训,总结成经验,才是本书的核心思想.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