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司的误区一,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后,注册资本并不是越大越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015年版)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7号)放宽了大部分行业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股东可以自主约定出资期限。工商部门不再受理验资报告,不再办理实收资本登记。
虽然公司法和工商登记不再管资金的实际存管,但除非你是真正的土豪,否则注册资本是不能随便写的,写多了会很麻烦!
首先,还有其他人会管这件事。比如公司的投资人,以及未来走向资本市场过程中的监管机构,都可能要求认缴的资本实际到位。当然,如果到时候发现实际资本达不到,可以通过减资的方式减少注册资本,但是这个过程费时费力,会严重影响融资和走向资本市场的进程。
注册资本是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法律承诺。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公司债务时,股东有义务按照承诺的注册资本清偿剩余债务。
注册公司的误区二,不仅把金钱作为唯一的投资方式。
股东可以用现金和非现金出资,包括实物、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专利非专利技术、著作权、商标权等。而且他们还可以将债权转为股权或者将已成立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股权置换)。
不能注册为公司的出资包括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担保的财产等。
注册公司的误区三和营业场所并不都需要是商业证书的实际和唯一的地址。
成立公司需要住所,一般需要一个地址,一张照片。但为了鼓励投资,不少地区适当放开了电商企业的住所要求,降低了创业门槛。东莞已经实行集群注册制,现在成立公司会更方便。
在注册公司的误区四和北京新注册的公司不需要准备报表和纳税申报表就可以运营。
纳税人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报送期限和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并根据实际需要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纳税资料。
纳税人在纳税期间没有应纳税款的,还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纳税人,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注册公司的误区五、's董事和经理不能由同一自然人兼任。
股东人数少或规模。
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有一名执行董事,但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也可以是公司的经理。
董事和高级经理(经理、财务负责人等。)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