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服快车专利小编在网站上接待一些用户咨询时,不少客户提及:我之前的商标不知道怎么了商标权被终止了,到底是为什么呢?商标权被终止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连续三年不使用
部分商标权利人,在商标注册成功后,就忘了自己还有商标这回事了,这种彻底性的遗忘,可能就是导致商标权被终止的原因之一了;企服快车专利小编在此郑重的提醒各位老板,商标注册成功后,一定要做的事情之一是:
证明该商标还在使用,哪怕是偶尔使用一下也行。因为商标在注册成功后不使用的话,就会给觊觎该商标的其他人有机可乘。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商标撤三”;
一旦“商标撤三”成功,你将失去该商标的专有权。
当然,这个时候若你觉得冤枉,也是可以申诉的。这就需要你在规定时间内向商标局提交有效的商标“使用”证据,或者说明商标不使用的“正当理由”,如不可抗力、政府政策性限制、破产清算等。
二、到期不续展
酸奶过期了你敢喝么?剩饭放久了你敢吃么?同样的道理,商标也是有保质期的,商标注册成功后,有效保质期是10年,过期之后就不享受法律的保护了哦!
这就涉及到商标十年续展。 《商标法》明确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有效期一满,还需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12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商标将被注销。
三、侵犯他人权利
注册商标的时候你要是傍了大牌,恶意抢注等,只要是违反了规定,统统都没有好结果!
《商标法》中明确了对摹仿驰名商标、恶意抢注商标等行为的处理规定,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商标。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就是辣么任性,因为神圣的规定不可侵犯!
四、商标沦为通用名称
提及“阿司匹林”你觉得它是个品牌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想当初,德国拜耳公司为这个品牌宣传投资了大量资金,但是大家都觉得阿司匹林只是一种解热镇痛药。这个名字沦为了药物的通用名称,于是拜耳再也无法塑造这个品牌了!
企业商标知名度高本是件求之不得的事。但是像拜耳在商标名声大噪后不注重商标管理与保护,导致商标被频繁地用于描述某类产品,那这个商标就失去了显著性,变为某类产品的通用名称。类似的通用名称还有“优盘”、“威士忌”、“白兰地”等。
《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
五、随意更改注册信息
假如有一天“康师傅”去韩国做了整容,后来他觉得自己长得太帅了,于是悄悄地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康帅傅”,没有去商标局进行商标的重新申请。后来,他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改正,但是“康师傅”没有修改。最终,这枚商标将被国家商标局进行撤销,宣布死亡!
《商标法》第四十九条第一部分:
商标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期满不改正的,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
都说商标注册的时候提心吊胆的,可没想到成功后使用不合理还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品牌的塑造亦是如此,切不可粗心大意误了企业发展!
六、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法律规定的
2018年7月11日,商标局官网发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开展打击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商标法禁用条款行为净化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严厉打击未注册商标使用禁止性规定(商标法第十条规定)的商标使用行为。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使用未注册商标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商标法》第十条禁用条款是个非常严厉的条款,一旦适用该条款驳回商标注册申请,就意味着行政机关已经认定该标志不能作为商标使用,继续使用就是违法的。所以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违反法律规定的“商标”还是不要用了。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