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商标,但也有许多侵权商标。今天,将向大家介绍注册商标侵权的一般认定过程和处理策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商标侵权的表现形式

商标侵权在实践中有多种表现形式。为了便于操作,在法律上规定商标侵权的形式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与大多数一样,我国商标法也采用列举商标侵权形式的立法体系。根据中国商标法第52条,商标侵权可分为以下几类:

1、侵权的使用

所谓使用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类似商标的行为。商标注册直接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商标,避免他人随意使用。因此,如果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无论是错还是错,都将构成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在实践中,与其他侵权方式相比,使用侵权是常见的一种,也是难追究的一种侵权方式。

2.销售侵权

销售侵权是指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经销商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中介,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合格的商品。如果经销商向消费者提供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无疑是在帮助商标侵权人实现其目标,损害商标注册人和消费者的权益,因此也被界定为商标侵权。如同使用侵权一样,销售侵权并不要求经销商有过错,只要存在侵权,就应该承担责任。

3.反向假冒侵权

反向假冒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再次投放市场的行为。在反向假冒中,行为人不是商品的终用户,这种行为人为地将商标与商品之间的适当联系割裂开来,剥夺了他人通过注册商标的进一步流通来扩大自己声誉的机会,影响了消费者对商标注册人的认知,导致商标注册人的经济利益无法充分实现,损害了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的专有权,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

4.其他侵权行为

在实践中,商标侵权有多种形式。除了上述三种典型的侵权方式外,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相同或相似词语作为企业名称的情况并不少见。

二、商标侵权的认定过程

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目前,中国将注册商标分为45类,允许在不同类别中注册和使用相同的注册商标。因此,任何使用同一注册商标的行为都不会构成侵权。

2.确定指称侵权的具体客体

商标侵权发生后,权利人往往先了解侵权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情况,然后才关注侵权产品的来源。如果不能确定侵权的对象,就不能讨论权利的维护。因此,准确锁定侵权人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3.相似性识别

将侵权嫌疑对象与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确定侵权嫌疑商标和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侵权嫌疑商标使用的商品和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近似。

其中,应特别注意商标近似和类似商品的判断:

判断依据

判断商标相似性,必须充分遵循现行法律的规定,从图形的字体、发音、含义、构图和颜色,或者各种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来判断是否存在相似性。在判断商标的近似性时,还应关注相关公众的普遍关注,比较商标的整体或主要部分,并考虑注册商标请求保护的意义和受欢迎程度。比较时,我们也要注意单独比较。消费者是否混淆或误解产品的来源也是判断商标是否相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货物的判定

相似商品是指功能、用途、主要原料、生产部门、销售渠道、销售场所和消费对象相同或相似的商品。在实践中,判断类似商品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商品的功能和用途;

第二,商品的原料和配料;

第三,商品的销售渠道和场所;

第四,商品和零件的关系;

第五,商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和消费习惯,以及其他影响同类商品判断的相关因素。

简而言之,在确定商品近似值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但并不要求具备所有这些因素。

三、商标侵权处置策略

商标侵权的认定只是维权行动的前奏,如何妥善处理商标纠纷是终目标。面对商标侵权纠纷,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寻找法律依据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起诉点确定后,应当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这里所谓的法律依据应详细到注册商标的基本信息、被告或原告的商标注册以及《同类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的相关规定。如有必要,还应收集《商标审查指南》中的相关规定。对于这篇文章,准备得越充分,后续的起诉或回应就越有针对性。

2.准备证据材料

找到相关法律依据后,下一步是准备证据材料。在法律实践中,证据是对事实有力的解释,证据材料的准备应围绕可能的争议焦点进行综合选择和确定。收集证据时,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所涉及的所有证据。在整理证据时,应根据法律关系、诉讼请求和理由之间的关系对证据进行分组和编号,重点是要证明的内容。

商标侵权诉讼中常见的证据包括:证明原告和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原告合法持有该商标及其声誉和市场价值的证据,或者被告拥有使用该商标的合法权利的证据;被告的产品名称和产品包装与原告的商标和产品包装相似,或者被告使用的商品与原告的注册商标不同或者相似的证据;对于原告,还应提交证据证明被告的侵权或不正当竞争造成了原告的产品销售损失;其他案件需要证据。

证据材料的准备应尽可能充分,以使整个诉讼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