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含义:公司股东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约定自己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等内容在申请注册时,先拟定并承诺注册资金为多少,但并不一定真的将该资金缴纳到企业银行账户,更不需要专门的验资证明该资金实际是否到位。
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创业激情被极大激发,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税收不公”,你知道吗?下面通过一个案例详细了解一下吧~
在认购制下,财务出错,企业多交了印花税。
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但股东并未实际出资。成立当月,会计在记账时将认缴资本作为“实收资本”。今年3月,地税局对这家企业进行了纳税评估。按照注册资本万分之五,地税要求企业依法补缴印花税1万元。
会计还在纳闷,印花税不是按实收资本交的吗?为什么在认购制下,地税局仍要求企业缴纳印花税?
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下,由于股东资金尚未到位或者未全部到位,注册资本不需要编制会计分录,未缴足的部分不在实收资本科目中反映。
会计人员要记住,对于未收到的注册资本,千万不要做“借:其他应收款,贷:
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这种操作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虚增资本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提前缴纳印花税,相当于多交了错税。另外,如果“其他应收款”余额变成股东借款,逾期的话股东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除了注册资本认缴制,还有提前缴纳印花税的情况,还有其他容易造成“税收不公”的行为。中智君带大家梳理一下。
9.对于大企业来说,企业很容易缴纳“错税”
1.独立于房屋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变电塔、油罐、酒窖、酒精池、糖蜜池、室外游泳池、玻璃温室、砖瓦石灰窑及各种油气罐等。在会计上被错误地计入房产原值,导致多缴房产税。
2.对于电梯销售企业,财务部门未对“电梯销售”和“电梯安装”进行单独核算,导致适用税率较高,多缴增值税。
3.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从建筑安装服务公司取得增值税发票时,未在备注栏中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县(市、区)名称和项目名称,或备注栏填写有误,导致计算土地增值税时无法抵扣项目金额,导致多缴土地增值税。
4.将印有企业logo的产品赠送给客户,本应计入宣传费用,却计入招待费,使得该费用在所得税前享受低标准扣除。盈利企业会造成企业所得税多缴。
5.“买一送一”不开发票,企业对外宣传。“买一送一”不在同一张发票上体现折扣,只销售已开票商品,不开具免费商品。货物的实收金额和销售金额没有折扣体现在同一张发票上,使得捐赠的货物需要视同销售,导致多缴增值税。
6.支付给不在公司工作的董事、监事的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收取,导致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过多,比如每月董事费10000元。
7.在酒店行业,当客人损坏地毯、茶杯等时。他们在住宿期间,并领取报酬,应按照住宿服务费用在收入中列支,却错误地按照销售货物核算,适用17%的税率,导致多缴增值税。
8.在旅馆业中,客房内陈列的避孕药品和用具在财务上不单独核算,本应属于免征增值税的物品,却与销售的其他商品或服务一起缴纳增值税,造成增值税多缴。
9.支付给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不计入职工薪酬,误计入人工成本,影响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限额标准的计算,并可能造成企业多缴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