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怎么样?这个实际问题在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很常见。当企业发生贷款经济活动时,会计人员需要做好与贷款利息收入相关的会计核算。本文介绍了贷款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贷款利息收入如何核算?

1.如果是金融企业,应将利息作为营业收入核算,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款:主营业务收入33,354利息收入

2.如果是非金融企业,那么这个利息可以直接冲抵财务费用。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3.非金融机构自有资金借入的,可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如果是借款,利息费用可以冲减,记入财务费用。

银行利息收入如何缴纳增值税?

答:营改增后,实际上企业收取的利息属于金融服务,金融服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所以贷款利息税税率是6%。根据有关规定,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后,应当自结息之日起90日内,就应收未收的利息缴纳增值税。但自结息日起90天后的应收未收利息暂不征收增值税。实际收到利息时,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参考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

知识拓展:企业支付贷款利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银行贷款利息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如果应付利息已经计提,则扣除利息后可以冲减应付利息。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款: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如果不计提利息,如果直接支付,可以记为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