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纯专利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成功发行 9月11日,由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和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金支持专项计划”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设立,这是我国首个以专利许可费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
该产品以企业专利权许可费用作为基础资产,选取企服快车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等11家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民营科技型企业作为首期底层专利客户主体,底层知识产权资产包括103件发明专利、37件实用新型专利,发行规模为3.01亿元。
据了解,这些专利权都是企业运用在其销售产品上的核心专利,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价值。
专利资产池涵盖计算机、通讯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产品发行后通过专利权许可方式形成了预期收益现金流,区内多家拥有核心专利的企业,将核心专利权许可给特殊目的机构(SPV),构建专利池;特殊目的机构(SPV)再将核心专利权反向许可给企业使用。
其间,专利权人仍然保有专利所有权。
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首席战略规划官唐飞泉表示,该证券化产品的最大创新,在于其基础资产标的物均为专利,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也是重大金融创新,实现了专利在资本市场的高效转化,有效衔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为我国许多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纯专利证券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
此次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发行周期长达5年,每家企业获得300万元至4500万元不等的融资款项,可帮助民营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该产品由拥有主体信用评级AAA的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提供强担保措施,能够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产品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认可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首批试点企业之一的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储备了充足的知识产权资产。
截至2018年底,已经提交了2000余件专利申请,拥有有效专利1056件。
公司通过对22件发明专利进行专利许可,有望获得4500万元融资,是本次发行融资金额最高的4家企业之一,有效激活了公司的专利资产。
广州开发区进行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三年来,全面带动了区域科技创新和高价值专利创造。
2016年至2018年,全区累计专利申请量超过6万件,专利授权量超过3万件,企业专利申请占全区总量的90%以上,为全市最高。
此次发行的证券化产品,正好唤醒了企业“沉睡”的专利。
唐飞泉表示,专利证券化让专利权人加快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获得数年后才能产生的货币价值,为企业和技术人才的劳动成果获得社会认可、高额回报提供了保障,这将提高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研发更多高质量专利技术的积极性。
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育能介绍,专利权人通过专利权开展证券化融资,每年综合融资成本仅6.4%,低于五年期商业银行信贷利息,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将基于专利的预期现金流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现金流,为科创企业的技术创新、专利产品化提供了长期资金支持。
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金支持专项计划的成功运行,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的重大成果,不仅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更具有支持区域产业发展的实际意义。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