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很多人总是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以及联系,今天就和各位小伙伴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定义区分

小规模纳税人

1个标准: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2018年4月份修正);

2个不能: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三大对象(销项、进项和应纳税额);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一般纳税人

1个标准: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

2个能够:能进行健全的会计核算;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四大区别

两者可否互转?

1、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转为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满足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2、一般纳税人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2019年12月31日前,一般纳税人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如果转登记后,连续12个月或者4个季度的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则应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且不得再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注册公司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1.看规模

如果公司投资规模大,年销售收入很快就会超过500万元,建议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果估计公司月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从2019年1月1日起,将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

2.看买方

如果你的购买方预计未来主要是大客户,很可能他们不会接受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建议直接认定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3.看抵扣

如果你的公司成本费用构成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高,进项税额抵扣充分,通过测算估计增值税税负低于3%,建议选择认定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4.看行业

如果是13%税率的行业,且为轻资产行业。这类行业一般增值税税负较高,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否则选择一般纳税人。

5.看优惠

看你所在行业能否销售增值税优惠政策。比如软件企业增值税超税负返还等增值税优惠政策,如果能享受,建议选择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