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实体法具体是指税收立法权的立法主体,规定税收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那么关于税收实体法有哪些要素呢?

税收实体法的要素

(1)纳税义务人;

(2)课税对象;

(3)税率;

(4)减税、免税;

(5)纳税环节;

(6)纳税期限。其中,课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税目代表了征税的广度;税率代表课税的深度。

什么是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或自然人,也是纳税的主体。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按照税法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

课税对象的具体解释

(1)课税对象是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的基础性要素;

(2)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的标志;

(3)课税对象体现着各种税的征税范围;

(4)其他要素的内容一般都是以课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

什么是税源?

税源是指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它主要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或往年累积的国民收入。

什么是税率?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中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纳税环节是什么?

纳税环节,主要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课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布情况。狭义的纳税环节特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

以上关于”税收实体法有哪些要素?”的相关内容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在看过以上内容之后对此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可以参考上述办法进行操作,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欢迎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