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注册公司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可是,不同公司类型在税收缴纳上是有区别的,是否可以通过注册公司类型的不同来调节税收呢?

下面将通过对公司类型与公司税收的差异对比,来进行节税分析。

(一)公司都有哪些类型呢?

(1)有限责任公司。

(2)股份有限公司。

(3)国有独资公司。

(4)个人独资企业。

(5)合伙企业。

(6)个体工商户。

(7)外商投资企业。

(8)私营企业。

(9)另外还有以前登记的企业,现在已不能登记这种性质的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

(二)不同类型如何纳税

1、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1)一般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2、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税〔2000〕91号第四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来说,经营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无论经营什么类型的企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并不大。真正影响投资者收益的是经营所得,也就是盈利。

(1)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对其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后,便是投资者的净收益。

(2)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对其经营所得,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净利分红时,对于个人投资者取得的分红所得,还要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显然多征了一次税。

(3)通过对企业不同阶段的收益分析,我们发现,从目前的税收政策来看,当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万元至300万元时,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税后净收益略微少一些,其他任何一个阶段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取得的税后收益,都大于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