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石化企业一定是“重污染”、“大排放”的环境污染大户,里面是不分昼夜整日燃烧的火炬,烟囱里是滚滚的浓烟,地上是一不留神就踩一脚的臭油,工人身上是永远洗不干净的油污。但这次开放日将这一印象完全颠覆了。
在现场,跟着镜头揭晓了大连石化的环保成绩。污水场目前排污执行的是最严格的排污标准,出水主要水质指标已经达到国家Ⅳ类水质标准,优于农业用水水质要求。2018年7月,VOCs综合治理装置建成投用,排放指标满足相关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让石化企业也有碧海蓝天。
其实,只要狠下功夫,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并不遥远。
治理VOCs的背景
这场转变,这则新闻的发生并非没有缘由的。化工企业的转变是社会对VOCS容忍度逐渐降低的缩影。
环境瞬息万变,就在雾霾通过各大媒体的科普一跃成为中国人民口口相传的“人民公敌”之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仍然还只是专业人士才懂的冷僻词。而到了如今,VOCs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2012年10月
原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开展重点行业治理,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体系。
2013年5月
原环境保护部下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首次在VOCs污染防治策略和方法方面给出指导性意见。
2014年12月
《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提出,2017年,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
2016年1月
原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2016年,全面推进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启动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业VOCs治理。
2019年5月
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开始VOCs攻坚之路。
从国家层面,开始对VOCs狠下功夫了。
为什么要针对VOCs?
VOCs也称挥发性有机物,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 Pa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VOCs除了自身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如苯、甲苯、甲醛等,同时VOCs还参与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是导致多种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
PM2.5有它的“功劳”,臭氧的形成也和它脱不了干系,它们的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
根据大气污染源解析的结果,OM(有机物)是PM2.5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比高达20%~40%,而二次有机物在OM中的占比为30%~50%,二次有机物主要就是由VOCs转化生成的。如此,VOCs和PM2.5是算得上直系亲属。
空气中的VOCs,当然还有氮氧化物等,在紫外光照射和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光化学链式反应,产生O3。
所以才有了PM2.5污染严重了,控制VOCs;O3污染严重了,还是控制VOCs。
VOCs、PM2.
5、O3之间的关系
无处不在的VOCs
VOCS主要来源于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我们无法控制,人为源却是可以改善的。但在众多人为源中,工业源是主要的VOCs污染来源。
VOCs具有相对强的活性,导致它在大气中既可以以一次挥发物的气态存在,又可以在紫外线照射下,在PM10颗粒物中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再次成为固态、液态或二者并存的二次污染物,且参与反应的这些化合物寿命相对较长,可以随着天气变化,飘移扩散,或进入水和土壤。
VOCs排污收费撬动VOCs防治市场
VOCs排放源来源复杂,形式多样、物质种类繁多,排放基数不清,治理难度非常大,可谓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翻看发达国家的VOCs治理经验,主要就是很好的控制了氮氧化物和VOCs的排放。
降低VOCs无组织排放是大气污染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中对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进行了明确。
有组织排放主要关注排污口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否达标,而无组织排放则主要关注企业储存、运输、生产、使用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这意味着,只有做好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的密闭管理才能有效管控无组织排放。
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单位:mg/m3):
此前《试点收费办法》的实施,以及排放标准的不断完善,也在推动企业逐渐将达标排放作为VOCs治理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达标收费,超标违法”,超标要受到罚款、限产甚至更严厉的处罚。
就拿北京举例,北京发布的《关于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标准的通知》规定,达标排放的收费标准为每公斤10元,存在未安装废气治理设施,或废气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或挥发性有机物超标排放等环境污染行为,收费标准变为每公斤40元。高达4倍的费用,相信企业都会选择前者。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VOCs综合防治潜在市场需求或达400-600亿元,意味着各方对VOCs防治的限制正在撬动VOCs防治市场。企业会倾向于利用科学的检测手段监测、防治厂区的VOCs污染情况,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