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向国家缴纳税款。那么,企业纳税额是怎么计算的呢这里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一、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收入免税收入成本费用允许扣除的税前亏损

其中:

1.企业收入:包括销售收入、租金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

2.免税收入: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免税收入、减免税收入等。

3.成本费用: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4.允许扣除的税前亏损:指企业在上一年度或以前年度形成的未弥补的亏损。

二、企业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1.一般企业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优惠税率速算扣除数

1.适用税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分为25%、20%、15%、10%四个档次。

2.速算扣除数:根据适用税率不同而有所差异,可查阅相关税收政策文件或使用税收计算工具查询。

3.优惠税率:根据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规定,如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可享受不同档次的优惠税率。

三、企业纳税申报流程

1.企业按照税收法规,对全年应纳税所得额进行累计计算。

2.企业在纳税期限内,向所在地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相关附件、证明资料等。

3.税务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纳税资料进行审核,确定应纳税额,并向企业送达税收缴款书。

4.企业按照税收缴款书的规定,向税务机关指定的银行账户缴纳税款。

5.企业持税收缴款书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手续,领取纳税凭证。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即可顺利完成纳税义务。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计算纳税额时要遵循税收法规,确保准确无误。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税务人员或查阅相关税收政策文件。合规纳税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规,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