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实行企业年检制度的时候,企业每年都需要准备一大堆纸质材料,提交给工商部门进行审核。一旦工商部门发现企业违反了哪项工商登记的法律法规,就将要求企业改正。在此过程中,如若企业拒不改正则不予通过年检,后续则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办理海关、银行贷款、招投标等手续或被吊销营业执照。此外,企业年检还需缴纳年度检验费。

而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则是指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一般通过网上来完成),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那么,从企业年检变更为企业年报,其究竟有何有哪些转变和亮点呢?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

1、企业年报注册登记信息自产生20日内公示。其中,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注册登记、备案信息、动产抵押登记信息、股权出资登记信息、行政处罚信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等。

2、企业应定期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根据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

3、工商部门将对企业年度公示信息进行随机抽查。这即是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按照公平规范的要求,根据企业统一信用代码证号随机确定抽查企业,并对企业公示信息进行审查,以确保企业提交信息的真实、准确。

4、企业未如期公示年度报告或信息不实将被列入“黑名单”。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满3年未按规定履行公示义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并向社会公示。

同时,政府采购将对“黑名单”企业限制或禁入。

以上为从“企业年检”到“企业年报”,我们所需了解的相关事项介绍。在现实社会经济中,企业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解和把握,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强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认识,并确保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完成工商年报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