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企业终于通过层层考核,拿到那张金色国徽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无疑是对企业技术实力的肯定,也预示着各类政策红利即将到来。但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这张证书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仅仅是一个“答卷效应”吗?

所谓“答卷效应”,就是只重结果而不顾过程的一种心理。获得认证企业也许会产生一种错觉——只要拿到这张荣耀证书,就可以“高枕无忧”、等待政策和资金自然到位。但这恰恰忽视了认证的意义应该在于推动企业内生动力持续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我采访了多家新认证企业。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他们不会被证书的“答卷效应”迷惑,而会将认证视为企业整体发展的新起点。比如A公司将认证的推动作用内化为激发团队活力的契机;B公司则以认证为目标展开技术革新,最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可以看到,认证对他们是过程意义大于结果意义。

当然,个别企业在获得认证后也出现了自满情绪。这正是答卷效应的表现,误认为认证就是一个成功的终点。要避免这种心理,政策层面需要设置动态门槛,持续督促企业转型;企业则需保持危机感与进取心,将认证作为新的起点,开启新一轮持续优化之旅。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意义不应被简化为一个“答卷效应”,而应当落实到持续激励企业内生发展的过程导向上来。这需要政企共同转变观念,从激发内生动力的角度重新审视认证价值,避免结果意义掩盖过程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充分发挥认证的持续推动作用,真正使其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站”!